12月21日,工作人员在台湾云林的影棚操纵霹雳布袋戏人偶。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新华社台北12月23日电(记者刘斐 章利新)“布袋戏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让它走向强盛。”因为这个理想,黄文章改名“黄强华”,开始了自己的布袋戏传承推广事业。那一年,他26岁,刚开始做布袋戏编剧。 生于1955年的黄强华是台湾云林布袋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也是霹雳国际多媒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制作发行了逾2600小时的霹雳系列布袋戏剧集,成为布袋戏领域佼佼者,不仅将这一原本小众的戏剧艺术推向大众,更让这一古老剧种走进年轻世代心中。 布袋戏属于中华传统偶戏中傀儡戏的一种,起源于17世纪的福建泉州,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为流传,后来传入台湾地区,并衍生出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和表演模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布袋戏在台湾步入全盛时期,全台湾同时存在六七百个剧团演出。 然而,步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多样化的娱乐业迅速发展,而传统布袋戏剧本老旧缺乏新意、表演形式单一无变化,陷入市场萎缩的困境。 从父亲手中接过布袋戏事业的黄强华开始思变,不仅大量使用飞沙走石、爆破特技、电影剪辑效果,更是改变父亲坚持的“布袋戏应符合‘忠孝节义’教化”理念,将父亲剧中“素还真”这一配角独立出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画板,儒释道为基色,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彩的仙侠江湖”。 “当时我们对布袋戏进行了造型、剧情等方面的改革,对此一些老前辈有抵制的声音。”黄强华说,现在流行的在50年后就会变成传统,而只有坚持创新和变革,才能让布袋戏一直流行。 如今,黄强华的霹雳布袋戏在云林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三大摄影棚,大量引进好莱坞电影制作技术,并运用了电脑动画的特技效果及数码音效制作,令布袋戏的影像、声光效果更具震撼力和电影感。 记者走进位于云林县土库镇的霹雳国际大型摄影棚,操偶师、摄像师、布景师、道具师等剧组人员正忙碌着。一尊硕大的无头半人马形雕塑手拿金刚杵,在绿色光影与白色烟雾笼罩下,弥漫着神秘恐怖的气氛。跟随着对白讲述的剧情,一具布袋戏人偶就在操偶师手中上下翻飞跃动。 “我们做文化的传承,一定是要传承给更年轻的世代。要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黄强华说,我们的创新除了要维系老戏迷,还要开拓非戏迷和年轻戏迷。清楚了目标,就知道了我们要给他们什么样的内容和养分。 同时是霹雳系列布袋戏总编剧的黄强华被戏迷称为“十车书”,寓意“比学富五车还多五车”。他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观察感悟融入古书老戏、历史章回名著、传统诸子哲思,以慢镜头语言思考快节奏画面构成,造就强烈而奇丽的视觉风格。 “布袋戏之所以受人喜爱,就是因为它有文化的底蕴和情感,有扑朔迷离、高潮迭起的故事,有细腻的人性刻画,有唯美的造型,有强烈的视觉呈现。”黄强华说。 这些年,霹雳国际更是在原创剧本制作布袋戏基础上,将经营触角扩及电影、平面出版、游戏软件、生活用品、玩具、主题乐园等领域,并频频与包括爱奇艺、优酷等在内的大陆互联网企业合作,在大陆参加了广州、北京、武汉等地的动漫游戏嘉年华及西塘汉服节等线下活动,让霹雳系列布袋戏在大陆收获诸多“粉丝”。 黄强华正致力于培养更多能做现场表演的操偶师,并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同大陆的艺术团体合作,在剧院里向观众展示布袋戏之美。 “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它的渊博厚重。”黄强华说,布袋戏是他一生的事业。 12月21日,黄强华在台湾云林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12月21日,工作人员在台湾云林的影棚拍摄霹雳布袋戏影视作品。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12月21日,在台湾云林,工作人员制作霹雳布袋戏人偶。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这是12月21日在台湾云林拍摄的霹雳布袋戏人偶。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12月21日,工作人员在台湾云林的影棚拍摄霹雳布袋戏影视作品。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