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禅师的故事(一):作者自序
2018-12-26 17:39:52 来源: 责任编辑: 林进自序 2017 年9 月,我与本性禅师一起前往泰宁。 当登临烟雾缭绕、风云变幻的闽江源——泰宁弥勒山峨嵋峰,置身于海拔1600 多米的庆云寺,目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时,我思绪纷飞,情难自已…… 我与本性禅师结缘于庆云寺。 2012 年5 月,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认识了庆云寺,认识的本性禅师。庆云寺是台湾地区首尊肉身菩萨慈航的祖庭。在本性禅师虔诚奔走之下,不仅将慈航法师肉身分身圣像从台湾地区恭奉到福建庆云寺安座,而且在峨嵋峰上重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宇。当时,我就萌生了当面领教的愿望。可惜,阴错阳差,直至2013 年1 月,福建省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举行期间,我才见到仰慕已久的本性禅师…… 我一边聆听一边询问,会后完成了一篇长篇通讯《中国不缺一座寺院》,从“建的是寺院”和“建的不只是寺院”两个方面作了深度挖掘。与其说我是被高山之巅重建庆云寺而感动,不如说是为本性禅师追求佛教的精神高度所钦佩。 此后,我开始关注本性禅师。陆续写有《让佛教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海丝佛教论坛与发起人本性禅师》等。 尽管持续关注,毕竟还了解得不全面、不深入,反映得不集中、不系统。2017 年4 月,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富裕时间,我想到了本性禅师,滋生了写一本《本性禅师的故事集》 的念头。 本书的出版因应时代的需要。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各行各业届时都会回顾、总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佛教界同样不能例外。本性禅师是1985 年剃度出家,基本是这个时期的僧伽代表,见证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兴盛发展。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写的是一个和尚,反映的则是一代僧侣的追求与精进;我是从“守正”和“开新”两个维度切入,由此管窥中国佛教事业的继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此外,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2018 年下半年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这又为讲好中国佛教故事、传播中国佛教声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书名之所以取“心月孤圆”,这是佛教偈语,富有禅意。宋代释祖珍曰:“心月孤圆,虚明洞透。耀古辉今,丝毫不漏。”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亦有诗曰:“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谢苏自之惠酒》)心月孤圆,是本性禅师致力推广中华禅的禅境;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更是中华美学的至臻境界。书名“心月孤圆”四个字是用弘一法师书法真迹拼合而成。 书中故事五十三则,亦有讲究。出自佛教《华严经》“善财童子百城烟水五十三参”。江苏常熟是“华严本山”,本性禅师又在常熟兴福寺出家,崇尚的是禅旅、行禅,身在路上,心在书中;行在路上,禅悟心中。真所谓“历百城,莫参烟水;阅千山,尽是月缘”。 在写作中,亦有追求:篇幅不长,每则故事字数控制在1000-1500 之间,力求文短意深;贴近现实,不少篇目是从2017 年的新闻眼切入,阐发为僧兴教理念,旨在契合时代;图文并茂,感谢开元寺提供了不少历史照片,使拙作增色,助益了阅读效果。 2017 年9 月,我跟随本性禅师重返庆云寺。在这“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的地方,充分利用山上、途中的空隙,感受其故事,而我只不过是一个共鸣者。峨嵋峰2016 年5 月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立有一碑“一蝉知山——中国避暑名山”。我为这个富有禅意的命名怦然心动!是因蝉鸣而得,还是听蝉释禅?是一念禅起,还是一念蝉生?一蝉可以知山,一本书能够读懂本性禅师吗?我不敢奢望,只是期待诸位读者、方家的批评指正。 ——作者戎章榕 (文章摘选于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心月孤圆》一书。该书作者戎章榕,为知名作家、主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