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禅师的故事(三):法号的由来
2018-12-28 17:29:09 来源: 《心月孤圆》 责任编辑: 林进法号的由来 兴福寺方丈同意接纳本性禅师的出家,时在1985 年10 月28 日(即农历九月十五)为其剃度,妙生方丈为取法名“本善”,悉明监院为取法名“本性”,在未有明示的前提下,供其选择。这在佛教界是鲜见的,一般都是师父取什么法名就是什么法名。 本性禅师出家的常熟福兴寺 作为一名小沙弥,本性禅师还是斗胆问方丈“本善”与“本性”各有什么含义?方丈告知他:孟子主张“性本善”,《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性即善;《六祖坛经》上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本性即佛性也。噢,原来如此。本性禅师心想,既然我选择出家,当选佛家而不是儒家。儒家张扬的是社会秩序,佛教探究的是人心本性。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课本,人心本性是一切人的疑问。“本性”是个好法名,旨在启发天下众生的觉悟,从此沿用至今。 时任兴福寺方丈妙生法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定义。 选择“本性”法名,只能说明与监院悉明恩师更有缘一点。同时也说明妙生方丈的大度,即便未选择“本善”,但他始终以“本善”称呼本性禅师,直至老之将至,直至往生,令本性禅师感动不已,铭记一生。 剃度恩师悉明法师 即便本性师未取“本善”,但他为僧30 多年来一直奉行一个“善”字。他认为,善非佛家之独倡,而是普世之价值。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有关善的经典名句不胜枚举:上善若水、为善最乐、止于至善、与人为善等,他不仅书赠同修共勉,而且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如果说本性禅师如今能学有所成,离不开师父当年的指点,而师父高明,则得益于他是科班出身,对佛教的修证和对佛学的研究颇为精深。 师徒二人结缘兴福寺。谈及兴福寺,在常熟的虞山之麓,原名破山寺,始建于南齐,历代高僧辈出,尤其近代,现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本性禅师与恩师悉明法师 兴福寺与唐代诗人常建与宋代书法家米芾都有关联。某日常建踱步到破山,山水草木鸟禽,让他诗兴大发,一首题为《破山寺诗》千年绝唱便吟咏而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宋代书法家米芾,酒酣路过破山,兴之所至,又题写该诗跃然纸上。千年绝唱与千年绝笔成就了破山寺,破山寺不“破”,“兴福(幸福)”而至。如今,由米芾题写的常建《破山寺诗》碑就立在兴福寺的空心潭边的空心亭附近。 1984 年初,悉明师到兴福寺协助妙生住持复兴寺院,历任寺之监院、都监、首座和尚,兼任常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宋代书法家米芾题写的常建《破山寺诗》碑 若干年后,本性禅师从中国佛学院毕业,即将赴海外留学前,向师父辞行。师父感慨地说了一句话: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在收你之前,我也收了几个徒弟,都是师父我找的他们,可是,没有几年多还俗回家了。而你是自己跑来的,且从那么远的地方自己跑来,不违初心,这很难得。古人说,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现在看来,这话未必准确啊。 佛界有云:年复一年的禅修,不及忆念师父的一刹那。道理深奥,耐人寻味。本性师宗于禅宗,而禅宗讲究“直见本性”。法名的由来,缘定了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