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2月21日讯(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吴冠标)泉州的元宵节催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元宵佳节刚过,不少市民意犹未尽。相比以往,今年中心市区花灯布设点更多,数量更多,赏灯更为便捷舒适。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的眼中,泉州的花灯有着不一样的观感。事实上,泉州元宵节花灯早在古代,就被誉为“穷工极巧”“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赞誉颇多。泉州元宵花灯从何时兴盛,经历了哪些阶段,都有哪些特色?泉州网特地邀请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谢万智进行解析。 一座古城 延续千年上元盛事 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闽南语中“灯”“丁”谐音,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 灯节最早的历史记载从汉武帝开始。汉武帝称帝时是农历正月十五,当天出宫游玩刚好碰上民间放灯,于是定正月十五为“灯节”,有与民同乐之意。 唐玄宗开元年间每逢上元都要放灯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动由于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和“元宵”的称呼。节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灯”,因此又有“灯夕”之称。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 泉州的“灯节”在宋朝发展到顶峰,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特别是南宋,在泉州设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来泉州定居的皇室宗亲。他们仿照临安大放花灯,上元的活动热闹壮观。宋·《五杂俎》誉称:“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 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载有“泉州花灯品种色色俱全”;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记载,杭州抚台委托泉州府尹和南安知县雇人精制花灯,并夸其灯“穷工极巧”;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古代花灯“周围灯火,缘以练锦,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于外”,“灯火三层,蘸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 明清时期玻璃制造业发展,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泉州人叫这种玻璃丝为“料丝”。一些彩扎艺人开始把“料丝”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 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承继家传刻纸工艺,吸收古典图案纹样,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使泉州花灯制作工艺和艺术含量产生重大飞跃。 一个元宵 囊括多项国家级非遗 这些年来,泉州元宵节赏灯的市民和游客不计其数。泉州的元宵花灯生命力生生不息,其鲜明的文化特色,早已成为凝聚古城活力的一部分,也成为泉州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泉州的元宵花灯,是代代相传、极富生命力的重要民俗活动。”谢万智说,泉州的元宵活动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全民参与。除了赏花灯,还有吃节令时品上元丸,从事与花灯相关的活动,比如踩街、攻炮城、唱南音、欣赏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等。这些构成了古代至今泉州的元宵节,也成为泉州人的整体记忆。 谢万智说,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仅泉州元宵节这个时令,就囊括了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泉州花灯制作、李尧宝刻纸、泉州闹元宵习俗,还有南安英都的拔拔灯、东石的数宫灯。 众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筑就了泉州元宵节盛大的节日氛围,它带来的文化意义重大。泉州元宵节、花灯早已突破了地域范围,吸引海内外民众“走进来”,前来赏灯、过节。泉州的花灯也已“走出去”,远赴菲律宾、德国等地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