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由日本作家东田直树撰写的《我想飞进天空》(《The Reason I Jump》),讲述的是一个重度自闭症患者视野下的内心世界……”6个多月前,在线教育平台密西大学的“百位名校博士看世界”课程《运动与康复,从出生开始说起》即将结束时,主讲人密歇根大学博士生瞿璐推荐了她2018年最喜欢的一本书。 近40分钟的课程中,瞿璐带领听众走进了运动人体科学与现代康复医学世界。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现代康复医学与中医大保健有什么区别?自闭症研究目前的热点有哪些?……从学科介绍到研究热点,从研究领域到个人规划,瞿璐的分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第一次走近残疾人群体 11年前,当时还是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的瞿璐参加了由中国残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青年行动者计划”项目。“该计划致力于建立一个青年行动集体,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为这些青年日后从事残疾人工作及相关事业打下基础。”瞿璐说。 在参加该项目的过程中,瞿璐第一次真正走近中国残疾人群体。“当时给我的震撼很大。我本科的专业是运动康复,但接触的多是病人在医治过程中的状态,对病人拿到残疾证后的生活状态并不了解。”瞿璐说。 这段让瞿璐内心受到触动的经历,影响了她之后的读书选择——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欧洲留学,选的便是残疾人体育专业。 欧洲留学归来,工作之余,瞿璐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民办教育机构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做兼职。“当时,大家对自闭症了解较少,在国内可以运用国际金标准工具进行自闭症诊断的专家不多,我对如何做自闭症的评估诊断很感兴趣。”为了能继续从事自闭症评估诊断方面的工作,瞿璐决定继续出国深造,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儿童运动发展和她的专业对口。 硕士毕业成绩第一名 说到和博士导师的渊源,不得不提瞿璐在欧洲攻读硕士的那一年。她获得欧盟伊拉莫斯奖学金,赴欧洲留学1年。根据项目计划,前半年需在主校区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后半年可以自由选择校区。“我选的是捷克的帕拉茨基大学,因为其专业方向偏运动和康复。”瞿璐说。 1年的留学经历,不仅让瞿璐结识了如今的博士导师,还为她打开一扇新的知识之窗。从专业学习层面来讲,让她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从对世界的看法层面来讲,这段留学经历培养了她的国际视野,并重塑了她的世界观。 项目延请来自世界各地、在各自研究领域表现卓越的科学家,到鲁汶大学上课。“老师所讲的课程很有国际视野,学生的构成也非常国际化。”来自德国的一位教授的课程《国际视野下的体育发展》给瞿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门课上,大家围绕《残疾人权利公约》讨论了各个国家的具体做法。通过讨论,我不仅了解了各国的情况,也打破了之前的一些固有认知。” 类似这样的上课经历是瞿璐在欧洲留学期间的常态,也让她受益匪浅。对中国颇感兴趣的项目负责人对瞿璐的参与很是高兴,“在项目负责人来看,中国很大,可以做很多事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让这位项目负责人更加高兴的是,瞿璐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项目结束时,同学们回到鲁汶大学。我得知自己获得第一名成绩的那天迟到了,有人和我握手祝贺都没反应过来。得知消息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很好,和国外院校比起来并不差。”瞿璐说。 以家庭为核心进行早期干预 从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到留学欧洲,从硕士毕业到回国工作,从在民间教育机构兼职到赴美国攻读博士,瞿璐对未来的规划越来越清晰——“希望自己成为儿童发育功能检查评定的专家,也希望能搭建一座桥梁,让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内的自闭症儿童家庭。” 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瞿璐的专业是人体运动康复,常参与一些关于运动干预的研究。“我自己想做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早期干预。因为在传统的医学模式来看,自闭症孩子是病人,只要治病就好。但实际上应以整个家庭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不仅仅只是治病。”瞿璐说,“我在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做兼职期间,就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因为家长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康复。” 去年夏天,瞿璐参加了当地相关机构组织的一个公益项目——单车训练营。该训练营的目标是教会唐氏宝宝、自闭症儿童骑单车。“5天时间里,工作人员不断改变单车的造型,以适应不同孩子的能力及环境需求。但大家始终秉持一个理念,要消除孩子们对单车的恐惧。最终,20多名营员都学会了骑单车。”瞿璐至今忘不了家长看到孩子学会骑单车后喜极而泣的场景。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参加公益活动,瞿璐的关注点从未改变——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家庭。让她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希望自己赶紧毕业,并获得相关资质,投入具体的工作中。”瞿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