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举行学术讲座,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杭行应邀作“中国海洋史学在美国的演变:趋向跨国与跨学科的视野”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将中国的航海活动纳入全球史的视野下加以考察,以此呈现中国与世界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历史图景。 杭行首先回顾了美国学界对于中国航海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历程。他指出,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将中国分为海洋与陆地这两个在地理、政治生活与社会文化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的组成部分,并将中国的历史发展视为以农本主义、朝贡体系等为代表的陆地文明,压制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并因此使得近代中国在面对西方强权的到来时难以应对的过程。这一论述奠定了美国学界对于中国航海史研究的基础。此后,以卫思韩(John Wills, Jr.)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历史学家除大量引用中文史料外,还参考了荷兰文文献资料。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相互利用并相互影响。这一论断标志着费正清的二元对立论述体系开始受到质疑与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以欧阳泰(Tonio Andrade)为代表的美国历史学家在进行中国航海史研究时,通过大量参考荷兰文与西班牙文史料,将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大,通过中西历史对比的研究方法,呈现中国与西方自近代以来出现的不同发展轨迹及背后的历史根源。杭行将这种学术趋势概括为通过将区域史、世界史和军事史研究纳入航海史的研究范畴,而不断冲淡费正清将中国分为海洋与陆地的二元对立框架。 基于学术史回顾,杭行通过聚焦河仙这一由鄚氏家族在位于中南半岛南端的暹罗湾地区建立并延续至19世纪的华人自治政权,来阐释他对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被边缘化,以及海外华人在中国和所在地之间的自我定位与认同等问题的相关论述。他指出,以河仙为代表的华人自治政权在东南亚的兴起与贸易活动息息相关。华商在中国与东南亚就锡矿、茶叶与劳工等人员货贸流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此同时,在人口相对稀少、当地政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华人社会组织往往更容易形成规模。而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在客观上成为影响华人自治政权在东南亚兴衰的要素。在讲座最后,杭行还介绍了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相关历史文献的收藏情况,并分享了他在东南亚各国从事田野调查的经历。 讲座结束后,与会学者与杭行就清廷处理对外贸易的心态及具体政策变化、它的海疆与陆疆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郑成功政权对形塑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华人自治政权的贸易活动与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等诸多问题,交换了看法并展开了讨论。(王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