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亲自推动治理木兰溪水患,全面实现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 水患一去不复返 美丽莆田展新姿 东南网12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陈荣富) 木兰溪是我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戴云山脉,贯穿莆田市全境,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 受洪峰、水涝和海潮的影响,木兰溪时常泛滥成灾。1999年10月17日,莆田遭受第14号超强台风猛烈袭击,损失惨重。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视察灾情后,郑重指出,“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当时,整个江边自然村只有一艘船。台风暴雨来临前,家家户户都拆下木门窗,绑成简易木排,用于自救逃生。”近日,说起1999年的那场超强台风,莆田荔城区拱辰街道张镇村村民、时任村委会副主任何光亮仍记忆犹新。 早在1957年,水利部就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但前后40多年里,经5次规划、2次可行性研究、2度上马,都没有取得进展。难点在于,要使上游洪水快速下泄,就需在下游裁弯取直,开挖一条新河道。 木兰溪下游有22道弯,呈“几”字形。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社区就在河道旁,因为裁弯取直,需要拆除沿岸房屋、占用农地,当时,被征迁的群众顾虑重重,今后生活怎么维系?“在了解相关政策后,大家主动让出祖宅、农田和果树。”社区干部韩立新说,邻里乡亲收留暂时无家可归的征迁户,互相帮忙。 裁弯取直后,原16公里行洪河道被裁直为8.64公里,水流更急,而且淤泥厚度在13至15米左右,含水量达到70%,如何在“在豆腐上筑堤”,同时确保抗冲刷能力,成了一个世界级难题。 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习近平同志亲自过问,邀请国内水利专家窦国仁出马。窦国仁仿造了一套物理模型,对相关技术进行试验,并加以修正。其中,有一项软体排技术,前后两次通过水利部技术鉴定。“就是在堤的整个断面上,先穿上一件衬衣,外面再套上铠甲。洪水过堤的时候,不会冲毁防洪堤。”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陈东风说。 1999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亲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一期试验段建设现场奠基,标志着木兰溪治理正式拉开序幕。 2011年,木兰溪防洪工程实现两岸防洪堤闭合、洪水归槽,一举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彻底结束了莆田作为全省唯一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历史。 防洪堤建成后,木兰溪治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以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为统揽,莆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患没有了,但木兰溪水质问题摆在了面前。针对木兰溪流域内的生活污水,莆田创新融资方式,投入大量资金,铺设管网,收集污水,清淤清障,整治黑臭水体。不久前,莆田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每天傍晚,周边群众就来到堤上,散步、慢跑,锻炼身体。”城厢区霞林街道屿下村村民林丽华说。 木兰溪左岸绿道以防洪堤为基础,铺设仿宋烧结砖,与周边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当前,莆田市已建成100多条绿道,构建起“沿江、沿河、环湖、达山、通公园”的慢行廊道和景观休闲性慢行网络体系。 木兰溪治理以后,莆田开启了城市沿溪跨溪、东拓南进的新时代,大幅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一些农村地区变成繁华市区。 随着裁弯取直等整治工程完成,以及荔港大道开通,原来的旧河道片区自然融入了莆田城市圈。2010年,莆田将该片区作为全市最大的棚户区进行改造,打造玉湖新城。 结合玉湖新城改造建设,莆田充分利用裁弯取直后的旧河道,开挖人工湖,命名为玉湖。“玉湖作为景观区和蓄洪区,能排涝,又提升了城市品位。”玉湖新城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金火说。 在习近平治理木兰溪重要理念的指引下,莆田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将木兰溪打造成全国首条全流域系统治理河流。数据显示,莆田建成区面积已从1999年的28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从20年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6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