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江楼”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尾前街177号,始建于清末,1929年毁于大火后又重建,至今在风雨中走过了近百年。同期其他建筑早已灰飞烟灭了,“潮江楼”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这座楼内曾发生了一件被载入史册的大事,后人为了铭记这段光辉历史,不断修缮保护此楼。 创造这段光辉历史的主角是福州籍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 1926年初夏,王荷波应组织派遣赴马尾造船所组织工人运动。因“潮江楼”兼设茶楼、菜馆、旅社等功能,大门前又即为码头登离陆之口,南来北往水路之客皆在此汇集。过往之客移足几步即入楼内,可倚窗品茗饮酒,交通有无;可凭栏观舟来舟往,看日出日落。商贾、游客各种成分混杂其间,所谓大隐隐于市,这里是掩护身份的最好场所了。于是王荷波将此作为临时住所,收集信息,开展工作,便也很快地熟悉了这一带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舍一楼。 转眼到了11月,北方此时已是一片萧瑟,而马尾山野上仍一派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正如王荷波组织的工运那般红红火火,轰轰烈烈。此时,北伐军也一路势如破竹,顺利地进入福建,剑指福州城。守城的福州军阀李春生惊慌失措,急向同伙求援,欲抱团作挣扎抵抗。 此时,北伐军必须将军阀援军挡在城外,与城内李春生部分割开,方能占据战争主动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使福州城避免一场兵燹之灾。马江作为入城的捷径,是军阀援军的必经之路。但这里江深水阔,水路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因此,驻守这里海军的态度至关重要。 具有远见卓识的王荷波,深知其中利害,早已将驻守这里的国民党福州代表林寿昌、海军代表林知渊这两个关键性人物纳入统战对象,建立了顺畅的联系渠道。但事关重大,手握重权和重兵的两林在时局不明朗的情况下,左右摇摆,企盼获得最大的利好,想做通这两林的工作绝非易事。好在这两林没把门关死,答应11月30日到“潮江楼”和王荷波会谈。 那日晨,乌云蔽日,江上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在“潮江楼”中的王荷波,此刻内心波涛汹涌,心急如焚,约的这两位重要人物不知为何迟迟未现身,要是放他“鸽子”就糟了,福州城数百万老百姓的命运系于这一场会谈。成,城泰民安;败,血流成河。 在望眼欲穿中,林寿昌和林知渊终于来了。三方激烈交锋斗争,终于,王荷波舍生忘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无我精神和凛然大义感动折服了手握重权重兵的两林,他们同意放北伐军入福州,共阻来犯之敌,遂形成强大威慑,使来犯之敌知难而退,实现福州城毫发不损的目标。两千多年历史的福州老城上空即云开日出,祥光万丈,“潮江楼”内这场著名的谈判便被浓重地写入了中国革命史。 中国人有为发生过的大事、做过好事的人立碑列传,供后人传颂瞻仰的传统。“潮江楼”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地耸立在人们心中。 (罗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公安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