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民主意识今非昔比。这民主之树一旦飘洋过海移植到我们这片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的国土上,便常常会显露出一种水土不服态势:或出现变异,或枯槁憔悴,甚至凋零殒命。在现实中,凋零者易见,变异者却难辩,因为尽管“其实味不同”,但“叶徒相似”。而这种变了味的“民主”(或者说是“民主的赝品”)却比原汁原味的民主更易于流行。这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民主的“降格”使用和沦为一种徒有其名的庸俗工具。
前些时候,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就曾以中国某位“超女”作为“封面人物”。美国人是出于他们对中国“超级女生”的出炉不靠专家评定而凭受众海选这一民主机制的认同。可美国人也真是天真,他们以为中国人的网上投票,是中规中矩的一人一票,殊不知我们在面对规则时,向来是“不拘一格”颇具创意的。说到底,这“超女”的选拔、NBA全明星评选,终不过是一种娱乐,你多制造几张“垃圾选票”也无伤大雅,没人与你较真。可到了关乎国计民生、涉及政治科技文化领域的那些严肃的事情上,我相信人家就不会这么让你“玩”了。要不美国那么现代化,总统选举怎么不搞“网上投票”?西方那么开放,诺贝尔奖怎么不来个“短信评选”?但类似的事搁到咱们中国,还没准儿就能这么处理。
我所在的城市举行了一项“全市十大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作为主办方的有关部门,不是拿出一定的标准,根据入围者的师德表现、工作实绩进行科学评定,而是将候选人的相片、事迹公布在一家网站上,让公众通过网上点击、短信发送等方式投票选举。此计既出,一些有候选人的单位,不惜让员工放下手头的工作,整日在网上为本单位的参评者狂揽选票,直把这“师德标兵”的评选,搞成了一项比上网人数、比点击速度的“体育赛事”。这样的评选还有什么信度可言?英模、标兵的评选可不是选“超女”评明星之类的娱乐活动,出现如此荒唐的局面,大概也是策划者始料未及的吧?
该民主出现的地方,每每是民主的缺位;与民主无甚关联的事儿,却要假民主之名而行。这便是民主在我们这里遭遇的悲哀。当“民主”沦为某些人(哪怕是大多数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玩具,我实在不知道是要感叹国人在“洋为中用”上的杰出智慧,还是要为民主深深地叫一声屈。(2007年第3期《唯实》王淦生)
责任编辑: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