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泉/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但也离不开新村建设。近年来,新村建设改变了广大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在新村建设中也存在忽视农村文化的现象,致使建起来的新村、新屋缺乏文化内涵。比较突出的现象有:
一是村场规划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许多老村场的改造为了把村道搞得笔直,而不顾古树名木、村中古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许多新村场的建设,本来地形地貌依势延绵很美,但非要推到一个水平线上,统一设计、统一修建,样式统一却缺乏民俗内涵。
二是单体设计既没有地方特色又不实用。农舍设计没有考虑民俗文化、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农村人对房屋的功用要求,既没有地方特色又不实用。有的布局杂乱无章,有的甚至基本安全性能也令人担忧。
三是不懂得保护山水环境。有的地方把七八米宽的村道全部填满水泥钢筋,大小村道水泥硬底化。有的人对金属、水泥、玻璃格外向往,认为这才是富有、阔气、文明的象征,而对绿色田野、山林疏远或回避,认为“土里土气”。
以上现象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曾经以南方水乡、中原村落和塞外游牧生活为代表的风物各异的中国广大农村,现在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形态,文化、伦理观念都强调对自然倍加呵护。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理论,首先关注人的宅居环境。宅居环境的经营,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徽州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等,都是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而产生的有代表性的乡土生态建筑模式,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美效果的建筑典范,令人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从审美观来说,传统民居中蕴含的成熟的审美情趣,远高于今天粗制滥造的“工业品”、“复制品”。建筑是体,文化是魂,文化没了,就是魂不附体,就像人没有性情、没了理念。因此,当前要从观念层面充分理解中国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重新认识乡土建筑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着力解决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