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会议上强调,要围绕完善投入保障、创新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努力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取得新的进展。笔者认为,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才更有生命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之一。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然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特别是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重点在基层和农村,难点也在基层和农村。
要在着力提高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广大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掘、利用基层和农村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特别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适应基层和农村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如吉林电视台组建影视剧集团公司,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市场,推出了一批反映农村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和好评。
要在着力解决基层和农村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山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看电影电视难问题,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市场消费的调查研究,适应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愉悦方式,在内容上进行独特的、富有创意的开掘和提炼,开发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文化需求。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开辟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要在着力推进基层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快农村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和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逐步改变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社区和城市中心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公共文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基层流动图书馆等项目务求落到实处。要支持社区乡镇文化站扩展功能、共建共用,使之真正发展成为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技普及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晓亮)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
- 2008-04-15社会公共设施为什么不够"公共"
- 2008-04-17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症下药"破解看病难与贵
- 2008-04-143/4公众不满公共设施 我们离无障碍社会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