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震灾过后,值得挖掘的精神价值
http://wmf.fjsen.com 2008-05-28 09:23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两周。这次地震,不仅夺去了数万人的宝贵生命,而且给受灾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天灾已降,哀愕已申,今天,国人不必过多地诘天问缘由,而应该拭泪止啼,振奋精神,重建家园,并从中挖掘有利于社会前行的价值资源。

    此次特大地震的经济影响若何?这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目前,业界人士较普遍地认为,这次地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区域性的偶发事件,因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不会太大。他们所给出的理由是,受地震严重破坏和影响的一些地区,既非中国的主要制造业基地,也不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且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内陆省份,四川这些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4.2%和2.5%,出口比重不足0.2%,因而,这次对四川一些地区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对全国经济影响可能并不大。

    当然,这样一次震级极强的地震灾害,不可能不对整个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譬如,有研究机构就曾发现,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的GDP中有20%来自农业,远远高于全国11%的平均水平;四川的农业及大米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1%及7.3%;四川也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其份额占全国生猪产量的11.6%。根据这些数字,一些人担心,这次破坏性极大的地震,会进一步增加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从而强化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通胀率不断攀升的势头。不过,从实际地理位置上来看,由于受这次地震影响的主要地区位于四川北部相对贫困、且人口密度较小的山区,而不是四川的重要农业产区,因而可以估计到,这次大地震对全国农产品价格乃至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当然,这次地震所夺去的数万生命,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来弥补的,而且,那些在地震中受伤以及失去家庭和亲人的人们的精神损失,也无法用灾后任何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来弥补。

    除此之外,这次地震灾难显然也会给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始料未及的其他作用。这次汶川大地震,已导致6万以上的人遇难,36万多人受伤,而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可能要用千亿的数字来计算,因而这无疑是一场发生在21世纪初的大国难和人类的巨大悲剧。同时,这次特大灾难及随之而来的赈灾活动,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不仅使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华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爱心和凝聚力,而且事实上使得当今社会中一些人性美德和良善价值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

    纵观1978年以来中国30年的改革史,可以发现,以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轴的30年中国经济改革,已使我们的民族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经济成就。但是,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与市场运行相匹配的法律制度、机制尚未完善,加上在市场化过程中对一些“个人利益追求”价值观的过度宣扬,导致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某种人性中的良善成分和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传统美德被遮蔽起来甚至被扭曲了。这次大地震发生后,通过媒体报道和各界人士的互动,整个中国社会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一些转变。比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种媒体的透明和即时的报道,使人们看到了真相,了解了实情,从而增强了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结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从国内到国外,所有华人都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和爱心,并超越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以及各种歧见,同为灾区捐钱、捐物、献血、出力。这其中无不彰显了人性中良善和美好的一面,也使人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明白了一些普世的价值,认识到了各自当做的事、当行的道。单从这一点来看,这次破坏巨大的地震,虽有其极为悲惨和巨大不幸的一面,客观上对于重建社会的精神生态却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这些在震灾中勃发的互助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价值资源,同样是弥足珍贵和难以估量的。(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