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以人为本"的深入解读
http://wmf.fjsen.com 2008-06-24 11:06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首先是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就是尊重和保障人的生命权,因为生命权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生命权是任何个人或社会机构都不可以剥夺的。马克思说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而尊重人的价值首先是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爱护和尊重。中华民族向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护生命,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据说古代两位贤明君主尧和舜曾有过一段对话:尧问舜,天下什么最宝贵,舜明确回答,天下生命最宝贵。孔子也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他还说过“仁者爱人”。总之,在世间一切事物中,再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可宝贵的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扬了中华文化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首先突出表现在对人尤其对普通社会成员的生命的无上珍重。这一点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摆在第一位,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主旋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临第一线,夜以继日组织抢救被困群众;5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但抢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丝毫不能放松。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正是这些话鼓舞、激励着灾区群众和广大救援人员,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生存奇迹。

  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更是彰显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同胞遇难,举国志哀,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这是对死难者的纪念,也是对生者的慰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普通百姓设立的哀悼活动,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体哀悼活动,因而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总之,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必定把人的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生命至上,生命无价,为抢救生命决不轻言放弃,这是对以人为本精髓的最好诠释。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列宁说:“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能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否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中提炼出对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路线,这是衡量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试金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获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勃勃生机,这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高度重视和发挥全体劳动者、建设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分不开。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这次抗震救灾,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生动展现。面对重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两岸同胞、海外华人迅速动员起来,形成一支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的铁流。“我们的眼里为何饱含泪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流着相同的血。当同胞遇到灾难时,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志愿者。”这条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在网上的信息,得到众多网民的拥护。于是,这支原本主要活跃在支教、体育赛事、商业博览、慈善等活动中的队伍,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无怪乎外国媒体惊叹:发生在中国的毁灭性地震催生出中国的志愿者大军!正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与人民子弟兵、与救援和医疗队伍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悲壮的颂歌。今天,我们讴歌志愿者,正是赞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力,赞美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人性和博爱的力量。这也印证了马克思所说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深入解读以人为本,是为了更好地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

  践行以人为本,在工作指导上要突出民生、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重点,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这个部署,我们在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应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做到新增财力向民生问题倾斜、公共资源向民生问题倾斜、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在这方面,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从执政为民、惠民的高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福建省又在近几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全部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等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要求,根据省情,进一步研究公共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注重财政收入增加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

  践行以人为本,在工作作风上要力求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要求真正树立为民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想问题、做工作,根据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求得民心、合民意的实效。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福建省委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战略构想。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下大气力做好“先行先试”这篇大文章,譬如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先行先试,着力在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上先行先试,着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先行先试,着力在推动两岸区域合作上先行先试,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为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功立业。(凌厚锋 作者为省委党校教授)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