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神农架林区把关注民生、为民谋利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改善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
坚持多措并举,建立高效的就业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解决“零就业”家庭为重点,通过优先安排公益岗位、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社保补贴流动就业者等形式,化解就业难问题。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培训,建立“一站式”服务。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协调用人单位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扩大劳务派遣规模。开展诸如发放“外出务工线路图”、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大力提升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多方筹资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建立助学机制,制定《神农架林区高等教育助学救助暂行办法》,资助贫困生圆大学梦;免收职业中专学生学杂费。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结构。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双考、函授、离职进修等途径提升能力。
健全社保体系,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启动“城镇低保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医疗服务网络的计算机全程监控。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完善补助方案,加强资金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施“惠民医院”工程,发展乡村卫生组织,建成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步规范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预警机制”,制定流动人员参保的具体办法。建立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建设生态家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以沼气池建设为抓手,配套改厨、改圈、改厕,推广节煤炉、省柴灶,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抓手,建设蓄水池、引水管道,改善群众的饮水条件。以通村公路建设为抓手,推进畅通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以生态移民工程为抓手,实施移民搬迁和扶贫搬迁,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户户通”工程为抓手,实施农网、城网改造,解决农村信息不通和用电难问题。乡镇通有线电视率和村通电话率都达100%。
推进平安建设,打造和谐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为林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针对山区实际,开展基层政法综治资源整合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网络。建立信访维稳工作新格局,形成各乡镇与区直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将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开展治安基础调查工作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作者:王海涛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
- 2009-02-13唐国忠:坚持共建共享促和谐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2009-02-23和谐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