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总结与部署]
http://wmf.fjsen.com  2009-08-12 15:57:51  来源:文明风
    

 围绕大局 主动作为

 为加快海西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009年上半年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省文明办

  上半年工作的主要成效

  2009年上半年,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工作部署,围绕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的落实和海西建设大局,开展创建活动,为我省"风正气顺、人和业兴"良好态势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着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围绕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等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教育,组织编写《福建省"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简明读本》,并免费发放6000册供基层学习宣传。举办首期礼仪师培训班和文明礼仪知识宣传骨干培训班,邀请8位省内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家,开设礼仪专题讲座10多场次,参加培训1000多人。各地充分利用宣传文化阵地,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组织举办广场图片展、校园主题班队会、行业礼仪风采大赛等宣传活动,营造知荣辱、讲文明、学礼仪的良好氛围。在各设区市、省直机关、省文明行业(系统)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了福建省"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竞赛,共有12支代表队参加预、决赛。文明风网站进行现场图文直播,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画报等媒体作了报道,福建电视台都市时尚频道对决赛进行了全程播出。组织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活动,选送2件平面类作品、2件广播类作品和1件影视类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积极筹办福建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展演晚会。各地举办了"激情广场"大型歌咏会、社区歌手赛、红歌会、职工歌咏比赛、土楼组歌和爱国歌曲"三下乡"教唱传唱等群众性活动近百场次,参加干部群众达10多万人,干部群众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在在歌咏活动中迸发。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和公共秩序整治活动,与省建设厅等部门联合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检查验收,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公共场所文明指数不断攀升,迎国庆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着力开展评选推荐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推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公民"四德"建设。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文明风网站每月公布各地推荐人选名单和好人先进事迹,并根据网上投票和评议情况,择优向中国文明网推荐报送。上半年,全省各地共推荐身边好人123人,其中有11人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有11人入选"福建好人"榜。突出以评促学、以学带创,在开展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和首届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中,各地共推荐上报五类道德模范候选人79名。经过严格评审,产生了10名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和20名首届福建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投票评选期间,省、市各主流媒体和新闻网站对候选人事迹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福建日报、文明风网站、省电视台开辟了"文明城市大看台·道德人物篇"、"海西文明巡礼·道德模范风采"等专栏专题,全面展示候选人风采,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各地按照省文明委要求,广泛开展市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积极培育和宣传道德先进典型。泉州市制作《道德之光》专题宣传片发放到基层,漳州市、南平市分别开展"感动漳州"、"感动闽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三明市在"好人建设"活动中,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和广大群众参与"助人为乐我先行"爱心捐赠活动,为三明学院自强自立的学生曹阳飞宇捐款25.6万元。宁德市开展闽东英模人物征集评选活动并编辑《共和国赤子情闽东群英谱》。与此同时,全省各级文明办进一步落实道德激励机制,把道德实践活动纳入新一轮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道德模范待遇,积极为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道德模范人物提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创业就业扶持、就医就学便利等方面帮扶,较好地落实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理念,做到了"评"、"学"、"创"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使道德力量得到了充分显示。

  三、着力做好精神文明各类先进评选工作,群众性创建活动内涵不断深化。按照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区)《测评体系》和《福建省文明单位管理办法》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考评工作,严把评先评优质量关,做到坚持标准不走样、客观公正不失真。3月份,完成全省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区)总评工作。经过统计汇总、专项审核、数据录入和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省文明委成员会议研究审议等程序,产生了2006-2008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候选名单,并于6月份在省主要媒体进行了公示。以诚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竞赛活动,召开了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37个参赛行业省直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省文明委领导签订了新一轮文明行业创建责任书。组织举办"百家食品企业践行道德承诺"启动仪式,开展"全省第三届最佳信用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召开了全省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暨第二批先进命名表彰会议,交流推广厦门鼓浪屿、古田会议旧址等一批全国、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经验。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在巩固中创新,在创新中深化。

  四、着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弘扬。突出闽台文化交流,围绕建设文化旅游中心目标,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活动中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春节期间,组织群众参与"亿万网民网上大拜年"签名寄语活动,省文明办与厦门市联合举办欢喜大围炉---2009两岸闽南话春节联欢晚会。泉州市组织开展"和谐泉州、四海一家"外来务工人员新春通宵文艺晚会和"欢乐泉州"百场基层宣传文化活动。清明节期间,全省各地以祭扫烈士陵园、网上祭英烈、中华经典诵读等形式表达"缅怀先烈、爱我中华"的节日主题。福州、三明、泉州、南平、龙岩等地市分别举办了"心香同怀-己丑三山先贤祭"典礼、"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启动仪式、"革命先烈事迹展览"和"清明祭·哀思"5.12汶川地震多媒体展播、"感恩思源"征文、"心怀感恩·天天行动"专题报告会、名儒名人场馆落成典礼等大型宣传活动,通过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入队宣誓、发放倡议书等方式纪念先烈、先贤、先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中增进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端午节期间,省文明办与省文化厅、省台办等部门在石狮市蚶江镇联合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三明、龙岩、泉州、南平等文明办分别组织龙舟竞渡、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祭江打粽仗"、社区"邻里一家亲"包粽子比赛、"山歌唱端午"、"屈子之歌"端午诗词吟诵会、"红五月"歌咏赛、帮扶慰问寄"粽"情等富有特色的端午文化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丰富了精神生活,增强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

  五、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三项"民心工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实施净化工程,大力开展社会文化环境整治,成立了专门协调小组,制定《福建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建立"五老"等志愿监督员队伍 开展网吧社会监督工作意见》、《福建省"黑网吧"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了部门职责,明确了任务分工。半年来,省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取缔"黑网吧"、净化荧屏声频、清理非法出版物、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五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截止6月底,全省共关闭清理不良网站433个,查处违规单位94家,取缔"黑网吧"984户,查封违规经营网吧238个,查处违法违规广告1269件,破获网络淫秽色情案件43起,查处"制黄"、"贩黄"案件84起,查获非法出版物3.9万件,收缴违法音像制品3648盒,对9家相关责任单位分别给予警告、行政处罚、责令整改、通报批评等处分。同时,坚持"疏"、"堵"结合,进一步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技术监控管理,实行网站实名管理和建立黑白名单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开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门网站----福建中小学生在线网。实施关爱工程,以农村留守孩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未成年人特殊群体为重点,广泛组织开展了节日慰问捐赠、城乡手拉手结对子、捐资助学、代理妈妈亲情帮教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春节期间,全省对1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慰问并发放慰问金10多万元。泉州市开展"百名妈妈亲情教子帮教活动",邀请100名女法官、女警官、女教师等与百名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帮教。漳州市在市电视台新辟"快乐起跑线"专题节目,为未成年人送去文化大餐。厦门市创办"四点半学校",推广"爱心平安铃",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实施精品工程,精心组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活动品牌。确定一批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举办"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开展"四项"比赛和"阳光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有40人获得演讲、讲故事比赛奖项,100件手抄报获奖作品和26个音乐剧小品获奖,共评选表彰了14位"阳光少年"和15位"好少年"。三明等地还开展"阳光少年"先进事迹网上行活动,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形成了"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良好风尚。

  六、着力倡导和规范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认真抓好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在普及志愿理念、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4月份制定了《福建省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实施意见》、《福建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规划(2009-2020年)》。6月份,成立了由省文明办牵头,省民政、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省残联、省红十字会、省老龄办组成的福建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为推进志愿服务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各设区市也成立了志愿服务专门协调小组,均制定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实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和跟踪管理,确立了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围绕"海西建设我先行"主题,各地结合重大活动,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了文明劝导、便民利民、治安巡查、环保宣传、秩序维护、文艺演出、敬老助残、结对济困、爱心献血、抗灾救灾、卫生整治等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了海西儿女良好精神风貌。福州、莆田市等地还开展"公共文明·志愿行动"、"排队推动日"和"让座推动日", 引导市民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大力宣传志愿理念,通过刊播一批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办好志愿服务网站和社区宣传专栏、举办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征集"志愿者心得"等方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厦门市通过举办志愿者服务日庆祝仪式、召开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一周年表彰大会、发放志愿者三角梅徽章等形式,扩大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宁德市为105名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的志愿举行表彰仪式,发动"爱心联盟"等团体开展"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广场宣传活动,倡导市民参与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 余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