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活动综述〕文明之光璀璨海西
http://wmf.fjsen.com  2009-09-29 16:01:47  来源:文明风
    

    本刊讯 八闽大地,人文荟萃;文明精神,代代传承。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掀起高潮,我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蓬勃开展。从“六进社区”、“七项管理”到“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从“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到“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实现新突破:

  去年,厦门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福州、泉州、三明市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德化县、沙县、长泰县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48个村镇、117个单位、3位个人获得中央文明委和文明办表彰;

  王树先、徐丽珍、郑忠华、张仁和、林丹、李朗红……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闪光的灵魂,成为海西新时代道德水准的标杆,用他们强大的榜样力量感动着人们、激励着人们。全省共组织开展138场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报告会,举办130场道德模范座谈会;大力推进“好人建设”,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2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首届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正在热烈开展。

  2008年,我省举办首届“阳光少年”评选,明溪县城关中学学生柴建英以其面对艰辛生活的乐观上进和勤奋坚毅而获选。全省利用体彩、福彩资金建设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已达51个,德化、长泰、沙县、闽清和新罗区被确定为省级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示范点……以人为本,推动群众性创建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是最大的民心工程。多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创建的群众利益导向,始终保持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替群众办事、让群众受益”的正确方向。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省把创建文明社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机制、政策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社区倾斜,突出抓好社区的思想道德、文化体育、环境卫生、治安稳定、便民服务等工作,努力使社区居民工作、生活有安全感、方便感、舒适感和进取感。“激情广场”、“邻里节”、“全民阅读月”这些创新的活动载体深受群众欢迎,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绿色社区”、“畅通工程”等一系列创建和管理,全省城市管理逐步规范,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厦门市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总评第一名。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文明村镇创建的重点。从过去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到如今道路硬化、水沟清化、空地绿化、空气净化、村庄亮化和楼房美化的可喜面貌,文明单位城乡共建文明和谐村活动使漳州云霄县的竹港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洁和谐的家园令全村群众欣喜不已。我省在创建文明村镇中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生态庭院”活动,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组织开展以治理农村垃圾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重点抓好100个镇(乡)、1000个建制村的垃圾治理,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生态良好。

  今年8月9日上午,受第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柘荣县东源乡狂风暴雨,宝聚洋、铁场、太阳3个建制村陷入停电之中。事故就是命令,宁德柘荣南区供电所的抢修人员顶着倾盆大雨进行排查抢修,终于在4个多小时的奋战后及时为3个村的民众恢复供电。在此次防抗“莫拉克”台风中,我省电业工作人员再次以优良的作风展现了行业文明的力量,获得群众的赞誉和好评。我省在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中,坚持开展以“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竞赛活动,在示范点的建设和管理中,建立了“一门式”、“一站式”、“一窗式”、“一户式”管理及全程服务等新的服务方式,通过抓竞赛、抓诚信、抓窗口、抓行风、抓考评,规范了行业行为,改善了社会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全省各级各部门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春蕾计划”、“春风行动”、“扶残助残”、“法律援助”、“金秋扶贫助学”……处处体现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广大困难群众的关怀。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愿奉献爱心。社区义工、青年志愿者、热心公益者身影频现,使奉献爱心、奉献社会成为时尚。特别在汶川地震中,各级文明单位积极行动,捐款捐物,并以各种方式全力救援,表现出很高的道德风尚和良好的文明素质。服务海西,全力推动各项发展和谐育文明,创建促发展。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紧贴海西建设实际,努力抓持续、抓提升、抓运作、见实效,使精神文明建设在海西建设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是一条年轻的“诚信一条街”,自建成以来,其年销售总额从起初的十几万元,发展到2008年底超过14亿元,主要归功于这里商户们的诚信经营。中亭街管理中心负责人林海告诉记者,像中亭街这样的“诚信一条街”在福州还有26条。诚信经营也使福州商圈整体呈现出日渐兴旺的局面。福州市贸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连续几年的诚信商业文化建设,2008年福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34.3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泉州市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珍惜国家支持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契机,大力弘扬“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提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广泛凝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海内海外的力量,加快推进泉州新一轮发展,努力在海西建设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莆田市始终把加强政务环境建设作为落实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着力塑造党政干部的良好形象,以党风促政风、行风带民风。定期对干部进行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管理等培训,三年调训干部1600人次,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政府工作征求市民意见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减少审批事项,共取消、下放及改变审批方式635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日前,全国首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排名榜正式出炉,福建跻身高水平组,名列全国第五。被誉为“中国林改第一村”的永安洪田村,凭借着自身的生态优势,铺开了全镇“生态文明”的绿色“风景线”。文明带动镇容镇貌日益优美,科教文卫事业持续繁荣,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社会道德风气不断改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总是相伴相生,有如海西发展的双翼。唯有将精神文明创建融入物质文明建设中,助推经济社会进步,才能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比翼齐飞。凸显特色,积极打造文明品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精神文明,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需要通过实验去实践、去探索,从中创造和积累经验。

  今年5月,厦门市第三届和谐邻里节活动启动仪式暨赞“好邻里”演讲会在湖里区湖里街道举行,来自全市6个区的12对好邻里互赞对子互述身边好人的动人故事,拉开邻里节序幕。十几个街道办事处参与举办文明服务超市进社区、寻找当年老邻居、“百家宴”厨艺大赛、张贴和谐楼院宣传画、亲子趣味运动会、包粽子比赛、社区K歌大赛、社区人有约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邻里节活动,形成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

  为探索闽西红土地的创建特色,龙岩市启动实施“闽西红土地千里文明长廊创建工程”,把境内国、省道沿线的文明创建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予以全面部署和推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各级文明办在千里文明长廊沿线选择培育了革命传统教育、文明村镇、文明学校、文明优质服务窗口、文明风景旅游区、农业结构调整、诚信经营、公路绿化美化、军警民共建等16种创建类型、167个创建示范点,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委的充分肯定,成为区域共建的一个重点项目和全新品牌。

  2007年初,为了顺应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潮流,南平建瓯市依托广播电视宽带网线路,自主开发创办起以实用、服务、低成本为主旨的“新农村网络农坊”。如今,每天有上千农民朋友通过“网络农坊”获取农副产品供求流通信息以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当地村干部说:“‘网络农坊’还让农村更和谐了,乡风更文明了。”“网络农坊”开设了功德榜、能人榜、文明榜等“五榜”,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典型,增强了农民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的观念。

  多年来,全省各地都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我们的节日”、“好人建设”、“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城市现代管理”等创建经验都走出省门,成为全国创建工作的旗帜,成为创建活动的品牌。

  发展的海西沐浴在文明的光芒中,愈加生机蓬勃。

责编:蔡意

责任编辑: 余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