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建设和谐幸福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tp://wmf.fjsen.com 2010-02-02 16:5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社科院日前举行的幸福与生态环境研讨会上,汪同三、齐建国、邹东涛等专家认为,幸福不仅是人生的追求,而且是社会政策的追求。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怎样创造真正使人们幸福的“财富”,这就对政府的政策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求政府制定幸福政策前必须充分了解影响社会成员幸福的共同因素,以建设和谐、幸福、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家们说,人们的幸福与财富有关,但幸福不能与财富成正比。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是因为人们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性格,使之想要得到的幸福是不一样的。由于幸福感带有强烈的个体人格特性,影响人的幸福的因素也将具有强烈的主观特征,同时幸福又涉及太多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因素,这就使在政策层面寻找影响幸福的因素面临很大困难。但是,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分析,人们是有许多共性的幸福影响因素,如人的欲望、收入水平、邻里关系、与周边他人的差距、社会治安情况、地区生态环境等。专家们强调,把人民幸福作为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政策干预,改善影响人们幸福的因素,以使人们增强幸福感。在现代技术创新的条件下,要使人们的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建立和谐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会上,专家们高度评价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幸福经济学》、《数量生态经济学》,认为书中从财富、真实财富、幸福、生命资本、生态资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古希腊文明、古代以色列经济伦理学、中国“小康”哲学、欧洲中世纪的中庸时代对真实财富的理解,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把与人类幸福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设置了一个“真实进步指数”。专家们强调,这两部专著给我们的启迪是:国家的政策必须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心理感受能力等方面保持平衡协调,以及要十分关注生产的后果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真实福利。这将对我们改进政府业绩评价指标、转变政府行为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责任编辑: 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