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贾凤姿:做一名卓越的大学教师的几点哲学思考
http://wmf.fjsen.com 2010-04-11 10:5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二、爱生与尊师的辩证统一

中华民族历来有“师道尊严”的传统,董仲舒的“天地君亲师”把师生之间规定为尊卑关系。在21世纪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的条件下,必须突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现代的“师”与“生”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没有“生”,也就没有“师”。

在现代的师生辩证关系中学生是主体,这是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功能所决定的。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当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明确指出:“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师”的存在是为了“生”的更好发展,教师要以平等、合作、民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向全面发展转化。“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指引者,师之功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学生是师生关系的主体,但学生的发展与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失去了引导,也不是削弱教师在教育教学系统中的作用。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师以更高级的育人艺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其教育功能。

鲁迅说过:“教育植根于爱。”著名教育专家霍懋征说:“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成功的基因,没有爱心便不能为人师。为师之道,必须热爱学生,犹如父母之爱护子女。热爱学生的教师,也会得到学生的爱,讨厌、怨恨学生的教师,也自然受到学生的讨厌。教师应该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真正地认识到“尊师”必须以“爱生”为先决条件,“爱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系统的伦理性应该是“爱生尊师”。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