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谈创建]
德化县委书记陈金顺:
突出瓷都特色 提升创建水平
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区,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已连续六届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2009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在新一轮文明创建中,我县要立足实际,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在提高市民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城乡联动共建、彰显瓷都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新突破、新提升、共发展。
一、在提升市民素质上求突破
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把提升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县城创建的重中之重。一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礼仪知识、健康知识等教育培训,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共生活好习惯”、“共铸诚信”、“改陋习、美瓷都、我先行”等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入企业、上街头大力宣传《德化县市民文明公约》、《德化县市民十不准》等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新提升。二要从未成年人抓起。要充分发挥“德化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团”、“家教宣讲团”等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小公民”、“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等系列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树立文明意识。三要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首先要纠正对进城农民工“偏见歧视”心理,坚决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市民同融共建,提高其城市适应度,增强主人翁意识。其次要通过社区、企业、学校等各种阵地,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城市意识、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引导其转变观念,摒弃不良行为,培养文明习惯,主动融入城市文明发展步伐,尽快转化为文明市民。四要着力培育典型示范。典型是旗帜、榜样是力量,身边的典型,更具教育意义和说服力。要通过评选“感动德化”人物、道德模范等形式,聚汇正面、上进的力量,培育和弘扬先进。通过年年树典型,层层树典型,行行树典型,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市民自觉追求文明的社会氛围。五是着力规范市民行为。县聘请文明县城义务督导员,各社区成立文明督导队,企业设立文明劝导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县有线电视台定期曝光不文明现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暗访、评点,加大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谴责力度,督促和引导市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规范行为举止,强化公共意识。
二、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社会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要着力在完善优化软硬环境上下功夫。一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从规划入手,围绕我县大城关发展和文明县城创建的新态势和新格局,按照立意高、起点高、定位高、功能高的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县城规划布局,引领城市建设。要以开展“城市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着力点,加大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集中力量,优先建设城区市场、交通、环卫、文体、休闲等公共设施,优化群众的生活环境。二要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坚持部门管理和综合执法相结合,常规化和集中整治相结合,不断健全“县、镇、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要强化部门工作职责,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要坚持卫生日制度,定时和不定时对城区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交通秩序、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文化市场、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管理进行督促检查,净化城区环境。要针对我县大部分社区居住小区不成形,物业管理不健全,卫生秩序难管理等问题,建立“楼长”制度。在每栋楼或楼梯设立“楼长”或“梯长”,依托他们宣传政策、传达通知、管理卫生、促进和睦。要充分发挥文明片区理事会、环境卫生劝导员和居民代表等基层力量的作用,夯实城市管理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要着力优化软环境。要紧紧把握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条主线,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着力打造高效政务、阳光政务和便民政务。要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推进行政服务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实现行政审批全面提速提效,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深化“诚信德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及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诚信·维权”、“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等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四要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区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要素。要逐年增加对城区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把社区的办公、宣传、文体活动、环卫、市场、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好,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打牢城区基础,让社区在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在城乡联动共建上求突破
城乡共建体现城市的和谐,要加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要着力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机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环卫设施、文体设施、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防灾减灾体系和农村信息工程等建设,在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继续抓好省道、县道提级改造和部分行政村通自然村落公路硬化,不断完善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要着力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要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面,努力提高低保标准,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抓好扶贫开发,探索农村留守人员义务互助模式,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生活,加大对农村“老弱病残”的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要建立健全服务乡镇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为民服务网络,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要着力开展城乡共建。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文明县城创建的示范辐射作用,以城区两镇为龙头,以沿省道203、206线的村镇为重点,以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典型,采取县领导、县直各单位挂钩一个乡镇、一个村,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个挂钩一户以上农户,县城各中小学挂钩一所农村学校,每个文明单位挂钩一户以上贫困户,选派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挂职,组织志愿者通过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等形式,全面开展农村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形成城乡结对帮扶联动共建的工作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和谐建设、共同发展。
四、在彰显瓷都特色上求突破
特色是一个城市的个性风采,要充分发挥我县陶瓷文化和生态优势,彰显创建特色,不断提升文明县城创建层次。一要着力发挥陶瓷文化优势。要做好陶瓷文化发展规划,大力挖掘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陶瓷文化重点资源的整理保护,构建以国家100个重点保护大遗址——屈斗宫公园为龙头的传统陶瓷文化展览体系。要加快陶瓷文化阵地建设,规划建设陶瓷博物馆二期工程、陶瓷文化城、陶瓷艺术园、陶瓷文化旅游休闲区、国际陶瓷艺术家创作基地等大型陶瓷文化体验交流区。要继续推进瓷都广场、瓷都大道、沪溪两岸、社区活动场所等陶瓷文化风光带建设,积极承办举办世界性、全国性的陶艺节、陶艺展览、陶瓷论坛等高层次的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大力营造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展示千年瓷都的风采和神韵,打响“中国瓷都·德化”品牌。二要着力打造“福建省最佳人居地”品牌。我县拥有4个国家级生态品牌(即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29位、福建省第1位。要充分发挥良好生态优势,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加强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努力构建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建设“生态强县”,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发展。要进一步保护好大城关周边的生态环境,搞好城区绿化建设,把森林引入城市,形成“绿在城中、城在绿中、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连”的美好图景,促进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融合,建设“生态环境优越、社会功能发达、人民和谐友好、宁静整洁宜居”的“中国瓷都——旅游宜居城市”。(德化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