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凌厚锋:
共识 共建 共享
近年来,福州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切实植根本土文化、紧紧贴近城乡百姓、坚持着眼未来发展,逐步形成了“共建人文福州,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和做法,并在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的创建实践中,内化升华出“人文福州”的基本内涵,即“海纳文明”的人文历史积淀、“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理念、“天人共生”的人文时代自觉和“民生普惠”的人文社会向度,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推动着福州市文明进步和人的发展。
一是共识。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积淀深厚。它是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衔接的“门户”,是传统农耕文明与海洋商贸文明重要的“结点”,还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碰撞而开风气之先的“前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福州站到了传统和现代的交汇点上。怎样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关键在于把握福州城市的精神,因为这种城市精神正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的总体现。
二是共建。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创建活动是不可能奏效的。福州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即广大市民主体精神的弘扬和主体活力的迸发。当然,这种主体精神需要引导,这种主体活力需要组织。例如从始于2004年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阵地的形成,到2006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的以“书香榕城”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再到多年来深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无不是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同时,再通过政策规划、典型培育、总结扶持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加强管理,使之持续健康地发展,从而彰显人文共建的无限生机。
三是共享。人民群众既是文明城市的创建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几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民生优先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新增力量、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特别是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努力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着力把福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