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英烈寄托哀思 秉承遗志报效国家
――我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情况综述
今年清明节前后,我省各地认真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缅怀活动,大力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宣传清明民俗知识,倡导现代文明祭扫新风,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缅怀革命先烈,激扬爱国热忱
我省各地以清明节为契机,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广泛组织社会各界隆重举行纪念集会。 4月1-8日,我省各级党政机关干部、驻地军警部队、文明单位以及院校学生和社区群众纷纷来到当地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开展祭奠、瞻仰和学习参观活动,兴起追思先烈、励志报国的热潮。福州市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带头参加了祭扫马江海战英烈和革命烈士陵园活动。三明市各地组织党政机关干部、中小学校师生、政法干警、社区居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苏区精神”主题祭扫活动,请陵园管理人员和老红军讲述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龙岩市组织党政军领导和群众学生代表3000多人到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杨成武将军铜像等处举行悼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在重温闽西光辉的革命历程中,进一步发扬红土地优良传统,激发出建功立业热情。南平市的延平区、建阳市等地,隆重开展了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李侗的公祭活动,在追思古圣先贤中,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泉州市各地在举办大型祭扫活动中,通过领导讲话、入团入队宣誓、敬献花圈、励志演讲、观看影视资料等形式,向当地党政领导班子、机关干部、驻地部队官兵、学校师生、社区居民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漳州、莆田等地,先后组织30多批次干部群众到“平和暴动”纪念馆、闽中革命烈士陵园等处,参加缅怀纪念活动,聆听闽中老游击队员讲述历史故事,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各地共举办集体祭奠活动210多场次,参加人数约2.4万人次。巍巍塔碑,悠悠岁月,眷眷衰思。在先烈革命精神的烛照下,在清明祭扫陵园的缅怀中,我省干部群众进一步焕发出奋勇争先、开创新业的精神风貌。
二、诵读诗文经典,弘扬民俗文化
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现清明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今年清明活动的一大特色。一是清明节日宣传有声有色。省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开辟专题节目,各地院校、街道社区出专刊专栏,宣传报道清明民俗文化和祭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二是经典诵读活动更加普及。各地突出缅怀功绩、寄托哀思、继承精神、感恩亲友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经典诗歌朗诵、红歌会以及相关民俗宣传活动,为清明节增添了文化韵味。福州市清明节文化活动富有特色,先后在三山陵园、林觉民故居等地举行“辛亥革命黄花岗福州籍烈士百年祭”仪式、《花开的声音――圆满生命》首届集体音乐追思会和经典诵读祭先烈活动,各界群众通过集体诵读方声洞的《禀父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烈士遗诗等经典作品,演唱黄花岗纪念歌曲《觉》和《诀别》等,缅怀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厦门市经典诵读活动在清明节倍受市民追捧,持续升温。在各街道全民阅读示范点普遍开展经典诵读的基础上,4月2日,厦门市举行了“我们的节日·春之清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并在市电视台播出,向市民传达了“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主题。三明市梅列区、建宁县、大田县等地举办了“诵中华经典 传民族美德”等主题诗歌诵读比赛。三是各种教育活动主题鲜明。泉州市开展“我心中最尊敬的革命先烈”投票评选和“讲先辈故事、扬民族精神”主题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评选、举办清明座谈会、故事会和演讲会,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敬祖报本、孝思亲人。泉港区开展“寻根祭祖、传承文明”主题活动,引导本氏族子孙了解家族衍变历史、祖辈传奇故事。宁德市寿宁县举办第五届“弘扬高谦精神文化艺术节”,深切缅怀“全国十大少年英雄”张高谦。泰宁县组织群众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清明节民俗风情特别节目《乡村·清明》,在中央7套《乡村大世界》频道中播出,向全国展示了客家清明习俗。丰富多样的清明节文化活动,把人们从对先烈先贤的追思、对祖辈亲人的悼念中引向更加理性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升华了人们的道德情感。
三、上网祭祀英烈,寄托别样哀思
近年来,在各级文明办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通过网络祭拜先烈先贤先人成为新风尚。我省各地通过校园网、社区绿色网吧、文明单位共建网室等途径,提供网上祭祀平台,组织干部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央视网“清明追思 无尽的爱”、人民网“永远的丰碑”等专题网站祭奠英烈。一是未成年人踊跃上网祭英烈。各地充分利用技能课、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通过数字青少年宫、文明小博客、社区“绿色网吧”登录相关网站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厦门市重点组织青少年开展了“祭英烈网上征文”活动。泉州市所辖的晋江市、鲤城区等地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龙岩、三明、宁德等地组织学生在网上发表祭奠感言近3000条。据统计,今年,我省中小学生在校上网祭英烈就达17万多人次,是历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二是各级文明单位和基层群众自发参与网上祭祀。南平市开通南平网上祭祀平台,在大武夷新闻网、闽北互动论坛等网站发动广大网民祭奠英烈,点击量达7600多人次,网民留言2100多条,近千人向南平7名抗洪抢险英雄献花、留言。宁化县开通了客家公祠网上3D祭拜系统,有近600人在该网址上寻根谒祖。莆田、宁德等地许多网友登录“炎黄祭网”、“网同纪念网”,在网上公祠、纪念馆“上香”、“祭酒”、“点歌”、写祭文,成为“绿色清明”的倡导者、先行者。
四、志愿服务亮彩,倡导祭扫新风
在弘扬民族传统的同时,各地广泛组织文明祭扫宣传教育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广鲜花祭扫、家庭追思会、生态葬法和节地葬式等做法,大力倡导文明节俭、绿色低碳过节。泉州市把文明过节作为移风易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加强殡葬行业监管,优化公共祭扫服务,引导群众理性选择殡葬服务。该市“心愿”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各进山祭祖要道路口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惠安县开展文明祭祀暨“行风建设月”活动,制定烈士陵园、公墓祭扫接待方案和应急预案,宣传殡改新政策。莆田市在陵园、公墓区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点,向市民分发文明祭扫宣传单近万份。宁德市拓荣、寿宁等县的志愿者们通过印发倡议书、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专栏等形式,引导人们树立文明祭扫新观念。此外,各地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工作,通过加强防控部署、发送祭扫线路交通安全提示和路况信息手机短信、悬挂清明防火标语等方式,共同营造了平安、文明、绿色的清明节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