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项颖知12月6日报道:上海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到今天,在市民参与度、项目多样性、组织完备性、管理规范性、保障激励措施有效科学性等许多方面都已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世博会上“小白菜”们的出色表现也将整个上海的志愿者事业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世博之后,“白菜精神”如何传承?上海志愿者事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时值“国际志愿者日”,在12月5日下午举行的“2011上海志愿服务发展论坛”上,陈丹燕、顾骏、骆新等沪上知名学者、媒体人围绕“志愿文化与价值取向”的主题展开激烈争论。论坛同时也请到了来自联合国、香港、北京志愿工作领域的专家,共同为上海志愿服务事业出谋划策。
志愿者不等于“学雷锋”?
“我们从50年代、60年代就开始提倡学雷锋,今天我们提倡志愿者,做志愿者不就是当年的学雷锋吗?”主持人骆新一开场就代表很多人抛出一个“困惑”。对此,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立即做出回应:学雷锋和做志愿者有区别。
顾骏指出,过去提倡的“学雷锋”往往是不分对象的,而今天的志愿者服务指向明确。志愿者响应的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志愿服务要用对地方,需要统一科学的规划。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学雷锋”,没头没脑就上街自我奉献,只会造成社会资源的白白浪费。
著名作家陈丹燕认为,学雷锋作为一个运动过去多少有被引导的成分,她笑言,自己小时候不能不学。今年刚刚完成世博随笔集《热的心》的陈丹燕,在写作过程中曾采访了很多80后、90后“小白菜”。她说,小白菜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任何训练和模式化,这恰恰是最动人之处。在她看来,“志愿者”的意义就在于一颗“赤子之心”,不是应付任务,更不是道德炫耀。陈丹燕也呼吁,希望“志愿精神”能真正化为每个当代人内心的自觉本能,而不是空架在头上的口号。
志愿者不是奉献?
“传统观念中说起志愿者似乎总要提到奉献,我却认为志愿者是分享。”年轻帅气的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宁在海外留学归来后辞去原来的CEO职位,转而专营公益事业。他用自己的切身体悟,对志愿服务的动机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观点。
对此一旁的顾骏补充解释说,“奉献通常是为了付出而牺牲自我,而志愿者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快乐。就像一盏灯在照亮别人的时候获得了更多反射光而使自己变得更亮。”
不少媒体曾报道过张宁“放弃百万年薪投身做公益志愿”,对此他表示并非自己“道德高尚”,做志愿者是他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张宁笑言,自打从事了志愿行业,他明显感到生活幸福度高了,朋友越来越多,而且都是不抱功利的真心朋友。
现在很多人提倡的“乐活”即指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张宁看来,做志愿者的体验最完美地诠释了“乐活”。
让“志愿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高管、富翁、明星还是普通百姓,在志愿者的层面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长宁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陈雅华最后总结说。
去年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小白菜”们用“阳光、快乐、奉献、担当”的形象赢得了全世界的好评。“在后世博时代,让宝贵的志愿精神薪火相传,是所有志愿工作者乃至全上海市民共同的责任和共同的期望。”陈雅华说。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