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论坛〕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黄鹤麟:
建设校园道德讲堂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2年以来,厦门市积极运用道德讲堂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启动“校园道德讲堂”,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弘扬崇德明礼为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建设“校园道德讲堂”,我们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道德讲堂”要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评选表彰、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活动搭建综合平台,而且要互相促进、深化成效。二是未成年人正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能力和思想可塑性较强,“道德讲堂”要为他们提供道德正能量,在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质、确立正确价值取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建设“校园道德讲堂”必须促进学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增强学生德育的仪式感和新鲜感,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使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四是要通过“校园道德讲堂”,整合校内校外德育资源,“小手拉大手”,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构建,形成合力育人的浓厚氛围,带动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道德建设、提高道德水平。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五条:
一是设立班级讲堂。“校园道德讲堂”如何贴近学校、让学生受教?我们深入学校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创新工作思路,确立了以“班级道德讲堂”为主的建设模式。在组织方式上,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由班主任负责组织策划,班班开展、人人参与;在时间安排上,结合班队会、品德课、综合实践活动等,每班每月开展一次,每次时长1个课时;在氛围布置上,采取灵活、简便方式,利用教室的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电教设施,统一制作一批可悬挂的背景板、宣传挂图等。我们还要求学校利用多功能教室或礼堂等场所,设立相对固定的“校级道德讲堂”,用于开展全年段或全校性的宣讲活动,统一背景、LOGO标识,同时利用文字、图片、音乐等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明确宣讲重点。“校园道德讲堂”讲什么?我们着重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突出三方面宣讲重点:一讲道德规范。积极普及“明礼、自强、守信、尽责、孝亲、友爱”等道德规范,增强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学校结合各种主题教育,利用节庆日、纪念日,每月确定一个宣讲主题,组织各个班级相应展开。如,2月份刚开学,讲堂主题是“文明礼仪”;3月份“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五一节”、教师节,就突出热爱劳动、感恩体验等。二讲道德模范。借助道德讲堂,向学生大力宣传厦门推出的“最美洗脚妹”等全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大力宣传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触动学生心灵,引发深入反省,发挥道德典型的榜样作用,把最美的道德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三讲道德文化。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华传统国学中,精心挑选出引导人们省心修身、崇德向善、待人接物的经典句段,让学生吟诵熟记,使他们充分感受中华道德文化的恒久魅力,进一步涵养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
三是制定活动流程。“校园道德讲堂”怎么讲才有吸引力?我们制定了“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六个一”的规定流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要点:主持人发挥好启迪引导作用。如天安小学四年(2)班的道德讲堂,以“学习雷锋,做最美的自己”为主题,主持人刘老师在活动前让学生征集什么是最美?观看郭明义故事片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最美?最后提问学生对照自身怎么做是最美?通过主持人的点题、引题、解题,一次抽象的教育变成具象的感悟,效果良好。注重加强与学生互动。从活动策划、题材选取到每个环节,主持人通过讨论、演示、合作等多种方式和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愿望。在谈感想时,老师改变“我说你听”的方式,让学生讲出心中真实感受,构建起师生“学习共同体”。讲究灵活多样形式。学生生性活泼,不喜欢单一枯燥的说教。我们鼓励学校立足规定流程,积极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比如,通过学生情境表演来讲述故事;让学生对照主题寻找经典诗篇;公开征集歌曲,等等,使学生在和谐、规范、典雅的环境下洗心静心、提升修养。
四是开展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是我市“校园道德讲堂”的一大特点。我们在“六个一”的规定流程后面,特别增设“行一个善举”环节,形成“6+1”新模式。“行一个善举”,就是强调学校要在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或鼓励学生个人开展一次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养成良好道德习惯。通过这一环节,使道德讲堂能更好地促进知行转化。比如,前埔南区小学在一场“传承孝道,学会感恩”的道德讲堂上,赠送每位学生一份精美书签。书签正面是一句道德警语,在书签背面,学校特地列举了一件学生能为父母做的小事,比如“你可以帮妈妈洗一洗碗”、“希望你为爸爸捶一捶背”,等等。学生回家后做到了,就在书签上签名;下次活动再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让更多的人加入道德实践。为配合“校园道德讲堂”的全面推广,我市思明区还策划在全区中小学校组建红领巾城市“小义工”志愿服务队,按照简单易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植树护绿、美化校园、帮扶助困、公益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争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五是建立保障机制。我们按照“认识先行、规范建设、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实践探索,逐步完善提高。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关于厦门市“校园道德讲堂”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校园道德讲堂”建设现场观摩会,进行工作部署,做好规划实施;首批确定50个示范学校,逐一精心指导,抓好以点带面;组织主持人培训,编印一批讲堂讲义,包括经典诗篇、美德故事汇、道德歌曲光盘等。把校园道德讲堂纳入市对区的季度指数测评,纳入文明学校创建考评中,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加大宣传报道,在厦门文明网开设“网上展播平台”,宣传进展成效,展示精品讲堂;在光明日报、新浪网及市属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校园道德讲堂逐渐显现出良好效果,老师欢迎、学生踊跃、家长支持,校园道德风貌和学生道德素质有了积极变化。
1、注重生生受益,形成了班班道德讲堂、人人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立德树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在道德讲堂中,充分把握德育对象的整体性、差异性,扎根班级,分层教育,因材施教。老师普遍反映,班级讲堂是一场“特别的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创新,这种形式切合实际、打动人心。实验小学的蔡煜锟同学参加道德讲堂活动后说,“在讲堂里,能听到那些好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长辈,把关心献给他人的故事,觉得很温暖、很快乐”。他自己也是个充满爱心的小雷锋,被评为市美德少年。
2、注重实践育人,增强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开展校园道德讲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道德观念、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家长们反映,“孩子参加道德讲堂后,变得更懂事了,自己的事情能尽量自己做了;虽然是一些平常的小事,但是做家长的看在眼里,乐在心上”。通过道德讲堂这个载体,我们坚持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培育了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市90%以上中小学生纷纷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在未成年人中蔚然成风。
3、注重融会贯通,努力把校园道德讲堂打造成为未成年人“德育综合体”。我们以校园道德讲堂为主要载体,进一步整合优化“日行一善”、“洒扫应对”、“认星争优”等道德实践,使这些活动相互衔接、融会贯通,操作性更强,从而不断深化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形成整体效应。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拓宽学科德育渗透渠道,让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各门学科老师都参与进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家长合力育人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