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福利机构
为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莆田市2013年度市直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采取结对共建的方式,帮扶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受帮扶的39个社会福利机构包括莆田市社会福利中心、莆田光荣院、莆田市慈康医院、仙游县福利院等,涵盖全市各县区(管委会)。市直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采取资金扶持、物质捐赠等方式,为社会福利机构办实事办好事。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每年结对帮扶资金、物品价值不低于1万元,市级文明单位不低于5000元。同时,各文明单位以“人文关怀 美丽心灵”为主题,以福利机构为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每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市级文明单位每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该市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化、常态化。 (莆田市文明办)
涵江区志愿服务情暖失独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涵江区委文明办、区计生委在联合调查、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提高15户24位失独老人扶助标准,最高每人每月可领扶助金1000元。同时,积极组织30家各级文明单位(学校)开展“多对一”结对“失独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从生活关怀、心理关怀、亲情关怀等各方面入手,给予“失独老人”以全方位、多角度、链条式的全程跟踪服务。
一是生活扶助。30家结对单位以每月“学雷锋日”为载体, 200余人次深入失独家庭,为失独老人们送去面粉、大米、食用油、衣物等近3万元慰问品。通过为老人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服被褥、购买一次生活必需品,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养老保障。对愿意接受机构养老且符合条件的林光根等2位失独老人,由区财政统一出资安排在“夕阳红”老人公寓养老;对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许金龙等3位老人,协调安排工作,并由所在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安排住宿,保障“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
二是心理抚慰。联合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组建一支由28名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医生组成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及业余时间,定期或不定期为失独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微笑、微爱、微幸福”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接受群众咨询百余人次,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单500余份。莆田六中等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失独家庭,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心声,缓解他们的悲伤情绪。建立“失独老人”健康联系卡,以打一个问候电话、为老人读一次报纸、陪老人聊一次天、陪伴老人参与一次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使他们“巢空心不空,失独不孤独”,始终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是亲情关爱。结合“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织每户“失独家庭”结对“认养”一位“美德少年”,为失独老人提供一场别样的亲情关怀,目前,已完成结对认养9户。志愿者还依托“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上门看望慰问“失独老人”。为老人们过生日,给他们别样的感动。中国移动涵江分公司还向24位失独老人免费提供手机和号码,把老人的亲属、朋友、邻居以及结对志愿者、认养子女的手机或座机10人左右进行联网,并设置成一键拨号,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联系他人确保安全。 (涵江区文明办)
泉港区扎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进少年宫”活动
泉港区文明办联合教育局、文体新局、文联等部门,扎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进少年宫”活动,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水平,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精心组织,推动有序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民间手工艺人、科普志愿者或在音乐、舞蹈、书画、体育方面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26名,建立志愿者档案。区教育局结合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实际需要,制定文化志愿服务对接方案。召开专题座谈会,让文化志愿者与相关学校负责人对接,探讨暑期活动具体安排,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按时序推进。二是结对共建,提供“菜单式”服务。7月份起,该区组织首批文化志愿者与9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并结合各校所需开展象棋、北管、二胡、书法、美术、陶笛、摄影等“菜单式”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天竺中学开展竹笛培训服务活动,成效显著,省、市媒体纷纷报道,社会影响很好。三是校际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该区提出“以校际交流为主,送课下乡为辅”的工作思路,尝试建立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整合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教师资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常态开展。该区还着力在壮大志愿者队伍、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宣传载体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学校少年宫建设水平。
(泉港区文明办)
龙海市妇联积极推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龙海市妇联大力引导全市妇女同胞踊跃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服务邻里的各类志愿活动,助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发展。一是壮大队伍。市、镇两级妇联通过全面动员与重点发动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引导、广泛吸收各行各业的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使全市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成立“巾帼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宣导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家政志愿者服务队”、“巾帼绿色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巾帼志愿者队伍100多支。二是丰富形式。分布于各个领域的巾帼志愿者根据自己的专长,以扶老助残、文艺宣传、低碳环保、平安健康为重点,踊跃参与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权益维护、精神关怀、家园清洁、禁毒宣传、健康咨询义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巾帼风采。三是打造品牌。在推动巾帼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注重品牌的打造,提升工作实效。如,通过招募2000多名“爱心妈妈”,与4500多名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结成“一帮一”或“一帮几”的对子,定期与他们谈心交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爱心妈妈”牵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品牌。四是突出重点。以实施“春蕾计划”为载体,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女党员、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吸收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中来,给“春蕾女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一批批“春蕾”女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高中、大学。 (龙海市文明办)
永春县检察院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常态化服务。干警自愿报名,组建“检察慈善义工服务队”,在县慈善总会进行登记注册,实行统一管理,定期开展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建立完善服务记录机制,目前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13人次。二是组团式服务。开展关爱贫困母亲、贫困学子和文明交通劝导等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母亲走上就业岗位2人次,协助联系长期救助贫困儿童6人次。三是流动式服务。充分利用干部下基层、巡回检察等活动深入联系群众,开展流动式志愿服务,摸排农村治安隐患,收集和办理群众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帮助寻找发展经济的新路子,今年组织干警通过入户走访解决问题17个。四是结对式服务。组织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达埔镇乌石村郑冬森等14户贫困户,45周岁以下干警分别与一名农村留守儿童挂钩,制作亲情联系卡片加强联系,为其提供物质资助、学习帮助、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等。 (永春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