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措施好
近年来,涵江区以“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区为载体,加快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城乡特色文化品牌,丰富城乡文化活动内容,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城乡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每年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的经费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1.5%。同时,加大对山区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萩芦、白沙、新县、庄边、大洋乡等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纳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安排。全区199个村(居)已全部完成文化室建设,投资658万元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新增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等配置,新建农家书屋43家。
二是加强文化品牌扶持。加强城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开展培育“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在保护好“文十番”、“车鼓催春”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每年安排适当的资金投入,搭建文化工艺展示平台,邀请民间文化品牌企业参加,出台税收减免、资金奖励等政策措施,逐步树立并扶持了“涵江商贸历史文化”、涵西“红砖厝文化”、江口“集友框业”、国欢“黄氏家族木雕工艺”、萩芦“涵江水乡风情文化”等一批新生文化品牌。此外,涵江区充分发挥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城优势,在沿荔涵大道涵江段8公里道路两侧,整合囊山和萩芦溪独特的山水资源,合理布局,综合设计,形成一个以油画、雕刻、动漫为基础的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创意长廊,为提升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品牌夯实基础。
三是推动文化活动开展。构筑学习交流平台。举办村居(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就舞蹈基本功、红歌传唱和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内容进行培训,带动村居(社区)文化活动更好开展。鼓励自办文化活动。研究制定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农民文艺调演、广场舞大赛,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搭建群众展示自我、秀出激情的百姓舞台,鼓励开展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城乡文化活动内容。宣传、文体等部门多年坚持深入基层特别是边远农村,组织文艺下乡演出、送书下乡、乡村电影公映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常年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群众达到7800多人,每年直接受益的群众达10万余人次,有效丰富了城乡文化活动,实现城乡文化“天天有娱乐、月月有演出,季季有活动,年年有节庆”的目标。 (涵江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