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 正文
清源山上疑现旧石器 厦大教授鉴定:年代待考证
http://wmf.fjsen.com 2014-01-28 16:58  郭冰德 吴月芳 田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清源山上疑现旧石器

厦大教授介入鉴定,石器年代待考证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郭冰德 文/图)清源山有旧石器?近日,泉州文史爱好者张和平在清源山写生时,竟然发现打制石器。昨日,他拿着在清源山发现的3件“石器宝贝”,找有关专家鉴定。

发现者:清源山写生,发现3件石器

这3件石器,呈黑褐色,一件长2.2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一件长2.3厘米、宽2厘米、厚1.4厘米;另一件长2.5厘米、宽2厘米、厚0.9厘米。3件石器刃部经长期使用,磨损痕迹清晰。

据张和平介绍,2012年3月12日上午9点半,在清源山古道山兜村东南一片龙眼林里,他偶然发现露出土壤的一块黑褐色的小石块,捡起来一看,发现石块边缘有人为敲击的痕迹,觉得新奇,就用纸包着放在包里。下午,重返原地,在北岳宫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又捡到第二块石器;不久前,在后茂村村北竟然又发现了一块。

因对考古感兴趣,平时他就拿着这些石器与介绍新旧石器的书籍对照,觉得自己捡到的3件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的刮削器很像,可能就是旧石器,于是决定找专家鉴定。

  专家:确为打制石器,但年代待鉴定

“张和平发现的3件石器,两件为刮削器、一件为石核。它们的石料和制作工艺与漳州、厦门及广东潮汕一带出土的旧石器十分相似。”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反复比较后说。

早在1998年,刘志成在丰泽区东海镇石壁村洛阳西岸山坡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刮削器。那件刮削器长度也只有2厘米多,为片状双刃,呈不规则三角形,有明显使用磨损的痕迹。经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及福州考古队,漳州、厦门博物馆等考古学者认定,为旧石器时代的刮削器。“我在东海发现的那件石器年代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张和平发现的这3件石器也差不多是在那个时期。”刘志成说。

对此,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保全在看完3件打制石器图片后,表示确为打制石器,但还不能确定是旧石器时代的。要确定年代,他认为最好有地层依据。

相关报道>>>

泉州清源山现3块小石块 疑旧石器时期的刮削石器

  3块不规则石块,长宽都在2厘米左右

东南网1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泉州史前先民很可能在清源山生活过!”昨天,泉州文史爱好者张和平展示了他在清源山山兜采集到的3块小石块。张和平觉得,石块虽小,却很像旧石器时期土著居民用于刮削的石器,刃部有长期使用磨损的痕迹。

这3块不规则的石块都挺小,长宽都在2厘米左右,厚度也仅有约1厘米。昨天,记者将照片发给福建博物院专家,希望一探究竟。专家表示,从单幅照片看无法确定是旧石器时代的刮削器。旧石器物件大都会保存在山洞里,还能同时发现动物骨骼,可是我省的红色酸性土壤导致旧石器时代的动物骨骼不便保存,而且小石器容易分化崩裂。

记者从泉州市博物馆获悉,为了了解泉州晋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土著居民史前文化遗址,2005年由福建省文物局、福建博物院、厦门大学历史系和泉州市文物局,组成晋江流域考古调查队,对涉及晋江流域的6县市和4个区的97个乡镇街道进行考古调查。当时调查出晋江流域史前古遗址数量达到139处。

专家表示,现在若想了解泉州史前文化演变过程,可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内观看展览。

相关报道>>>

清源山发现万年前旧石器?

或将泉州历史上溯至万年前 厦大考古学教授认为还需地层依据

  石制品只有手指大小

泉州清源山是否有过史前先民?记者昨日获悉,泉州考古人士刘志成和泉州民间画师张和平经过十余年的寻觅,在清源山方圆20余公里发现三块疑似旧石器。据称,这个发现说明清源山和泉州的历史或可从史料记载的秦代上溯至万年前。厦大考古学教授蔡保全认为,是否属于旧石器还需地层依据。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文/图

脚步丈量清源山 十年找寻旧石器

在清源山找寻万年旧石器,是泉州考古人士刘志成和民间画师张和平的梦想。1998年,泉州首次发现旧石器的消息,让考古界人士倍加兴奋,也让发现者刘志成声名大噪,爱好泉州传统文化的张和平也是激动万分。对于这类并不具有经济价值的考古探寻,两人并不在乎,决心相约到清源山,耐心寻找旧石器。

“清源山是泉州的母亲山,对泉州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能找到旧石器时代的碎片或遗址,就能说明母亲山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凭此信念,刘志成和张和平开始用脚步丈量清源山,他们走遍方圆20余公里的每个角落,经历了“信心到灰心再恢复信心”的循环往复过程。

“我们一平方、一平方地找,因为要仔细盯着,后来我的视力急速下降,散光严重……”那些年还是修车匠的张和平,喜欢用铅笔画下古城老街巷,每看到一处老建筑,他都要用画笔记录下来。在徒步清源山寻找的过程中,他也画下不少有意义的场景。然而,十余年过去了,寻找一度毫无进展。

  最近发现的三块石制品

苦寻终有收获 发现三块旧石器

两人的勤奋苦寻终于有所收获。2012年3月12日上午,在一番艰辛寻找后,刘志成和张和平在清源古道山兜村东南方向一片龙眼林里发现第一块旧石器。这个极不显眼的小石子呈半透明浅咖啡色,长2.2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是在龙眼林表土层发现的,仅露出一个小尖顶。

这个发现给予两名寻找者极大的鼓励,他们如获至宝,十分欣喜。当天下午两人又返回原地,结果在北岳宫附近一条小路边捡到第二块砾石类燧石质旧石器。相比首块,这块石子品相较好,整体呈灰黑色,长2.3厘米、宽2厘米、厚1.1厘米。

2013年12月5日,刘志成和张和平又经过一年的寻觅,在后茂村村北的山上找到第三块旧石器。这块石制品呈半透明咖啡色,长2.5厘米、宽2厘米、厚0.9厘米,是已发现的三块石制品中品相最好的。

三件石制品可能为尖状器、刮削器、三凹铁削器,这些可喜的收获,使两人兴奋异常。

  三件石制品可能为尖状器、刮削器、三凹铁削器

  张和平手绘的石制品发现地点

清源山历史 或可上溯至万年前

如何断定三块小石子为旧石器?刘志成认为,清源山虽然海拔较高,大部分山崖陡峭不适宜古人类生存。而位于清源古道的山兜村至后茂地势为缓坡低丘、向阳暖和,山上有终年不涸的泉水和茂密的森林,据史料记载,万年前清源山下是一片水域,这种环境可为古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根据国内及泉州旧石器考古成果来看,这次发现的三块石制品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点,打击点形成的打击面外呈放射状射线,还有三个刃上使用的纹迹,均能反映旧石器时代特征。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历代开发,山上留下大量文物古迹。泉州有考古界人士表示,若三块石制品确为旧石器,则清源山的历史可上溯至万年前,远早于史料记载的秦代。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教授蔡保全看过记者拍摄的照片后表示:这三块石制品确为打制石器,但是否为旧石器时代,需要地层依据。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