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泉港区“四个一”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一是一项创举。即为民办实事项目。2012年该区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学校调研考察,并向区委、区政府递交调研报告。在全省率先提出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区财政投入150万元专项经费,按照“一室多用”和“公益性”原则,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用房、闲置校舍、设施和师资力量,于2012年9月首批建成三朱中学等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镇全覆盖目标。同时鼓励乡贤、企业等捐资助建学校少年宫,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利农集团泉港基地在界山玉湖中心小学建成一个农业实践基地——蔬菜大棚,连式林先生在前黄坝头中心小学捐建校园图书馆等。
二是一套模式。即“点线面”发展模式。2013年泉港区继续建设5所学校少年宫。该项目得到泉州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并列入2013年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拨补20万元予以支持。区文明办提出“点线面”发展模式。“点”,即以唯一一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涂岭中心小学为样板,积极培育学校少年宫建设示范点;“线”,即将2012年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与2013年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承建校进行对接,以老带新,形成共建发展链条;“面”,即在城区、乡镇建成9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全区形成学校少年宫工作良好局面。
三是一项活动。即“文化志愿服务进少年宫”。泉港区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少年宫建设相结合,教育、文体、文联等部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进少年宫”活动,不断壮大辅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服务功能。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民间手工艺人、科普志愿者或在音乐、舞蹈、书画、体育方面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26名,并与各承建校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为学校提供象棋、北管、二胡、书法、美术、陶笛、摄影等“菜单式”服务。同时按照“以校际交流为主,送课下乡为辅”的工作思路,完善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可持续发展。
四是一批品牌。即“一校一品”。区文明办指导各承建校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五个结合”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天竺中学结合日常教学开办音乐兴趣班,设置古筝、电子琴、陶笛、合唱等多门课程;界山玉湖中心小学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科技农产品培植兴趣班;三朱中学、涂岭中心小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分别开设书法特长班、书法兴趣班;峰尾中心小学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率先在全区开设经典诵读班;三川中学结合泉州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的办学特色,开设科技创新兴趣班等。 (泉港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