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讨会发言材料
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陈桦:
回顾创建历程 总结创建经验 探索创建规律
三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持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 “满意在三明”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982年,时任省委常务书记的项南同志总结了三句话: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1984年,时任中央“五四三”活动委员会常委、中宣部顾问的廖井丹同志为三明题词:“重来三明市,再登麒麟山,别来不过七百日,城市人民面貌大改观。惟愿其努力,创造新经验,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向新阶段”。同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发出了“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的号召,揭开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序幕,三明市成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之一,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摇篮。上世纪90年代,李瑞环、乔石、宋平、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莅临三明考察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李瑞环同志为三明总结了“好在共建、贵在坚持”的经验,丁关根同志把三明经验归结为“重在建设,持之以恒;工作扎实,创新深化;群众参与,团结协作;为国为民,无私奉献”。1993年,全国首次文明办主任座谈会在三明召开,肯定了三明“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经验。
三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在我们党拔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的群众创造,是我们党“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30年来,三明精神文明创建有几点特别可贵:
一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精神文明建设是精神领域的建设,不管是立德树人、还是以文化人,都不像盖高楼、建大桥那样立见成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抓工作不能“雨过地皮湿”、“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需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需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30年来,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双丰收;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形式、内容、机制因时而异,但服务大局的本质不变,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目标不变。正是这种坚持,打造了“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等一批品牌活动,取得了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绩。
二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是思想、精神,是道德、风尚,不像物质文明那样直观、形象,工作中容易空泛,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扫扫地、种种树上,停留在喊几句口号、挂几条标语、搞几场活动上。三明市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虚功实做,以“三优一学”为主要内容,即创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创优良秩序和向雷锋等先进人物学习,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岗位、文明楼院和文明之家等群众性活动,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办实事等有形的载体中,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软任务为硬指标,实现了从“整治”向“建设”的转变,使思想道德教育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载体。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
三是依靠群众、利民惠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群众是主角、是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还是评判者。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群众受益,才能听得见群众意见、看得见群众需求、经得起群众监督,也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活动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三明市领导提出“做城市人民的后勤部长”,继而深入开展“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把落脚点从“满意在车间”、“满意在班组”、“满意在公交”、“满意在公园”等一个个点,逐步拓展到“满意在机关”、“满意在窗口”、“满意在社区”、“满意在乡镇”等一个个面,把活动的内容从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逐步提升到以人为本、软硬环境两手抓,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如厕难、住房难、娱乐难等一批实际问题,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满意度、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群众在参与、践行中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当前,福建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宣传、推广三明经验,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对全省上下凝聚人心、复兴筑梦具有重要意义。刚刚闭幕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力争2018年前后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任务。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更好地凝聚共识、广泛集聚力量,引导全省干部群众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二是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精神文明创建的归宿点是为群众服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与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完全一致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将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
希望三明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光大三明经验,推动经济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希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创造性地学习三明经验,不断深化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群众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德铸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主题。要更加自觉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明创建中,针对当前精神文明创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形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提高文明创建的实效性。要着力在普及宣传教育上下功夫,运用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方式,使之入耳入脑,扎根心灵;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能力;在推动全民实践上下功夫,创新活动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鲜活、更具体,不断扩大覆盖面。
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基层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众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虚心倾听群众意见,面对面与群众研究创建思路、探讨创建举措,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使文明创建活动深深扎根于群众中。要以群众满意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脚踏实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着力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让群众见到实效、得到实惠,让群众真心拥护、支持和参与。
三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培育人们的美好心灵和精神世界。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氛围越浓厚,群众的精神境界就越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礼和提升。要把创建与育人、塑形与铸魂有机统一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好闽都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朱子文化等福建特色历史文化的核心精神,保护和利用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高群众文明程度。要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0年前,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支撑。3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会议的召开,就是要继往开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就是要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福建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提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