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适宜 生态治理
河道治理与防洪保安结合。坚持防洪安全至上,持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防洪治理,仙榜段、华林段采取堤路结合、岸滩生态改造方式,泄洪通道全线宽达60米,两岸堤路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高控制,确保安全。
河道治理与截污治污结合。坚持治河先治污、后截污、再清淤、再修复,开展清水行动,整治污染地表水和饮用水源的畜禽养殖场,集中处理沿岸垃圾,建设雨水管网124公里、污水管网230公里,采取水库生态流量下泄、引清入城等举措,改善内河水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内河水系。
河道治理与城市绿道结合。坚持河道互联互通、绿道连线成网,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公园、绿地、绿道、景观、健身等设施建设,构筑亲水戏水平台、休闲栈道,建成“沿河、环湖、通公园”的慢行廊道,配套美食一条街,发展水上娱乐设施,打造莆田“慢生活”。绶溪公园成为全市最大、最美的河滨公园,木兰溪仙游段20公里防洪生态景观成为全市最长的休闲亲水长廊,延寿溪成为全市最大的天然浴场。
河道治理与文化传承结合。坚持保护古堤、古渡口、古桥、古树、古民居等,保留河岸荔枝林带、天然林木,还原“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自然景观,着力挖掘莆田人文元素,规划建设名人雕塑园,留住乡愁,实现河道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重现昔日的水乡古道、荔林水系风貌。
河道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坚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全面开展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拆除40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搬迁一级保护区内20万平方米房屋,实施退耕退果、还林还草,在延寿溪全流域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禁养畜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造生态林及村庄污水垃圾处理,建设环库生态防污带,改善水环境;持续推进流域综合保护治理,用木桩、抛石防护等生态方式改造和防护岸坡,顺应河势留住沙洲,保住我市特有的土海湿地公园,拓展自然生态空间,留住水草、水鸟。(湄洲日报记者 黄国清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8-31荔城区镇海办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 2015-08-29武平县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表彰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 2015-08-28莆田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暨公益广告宣传工作会议
- 2015-08-28福清市领导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检查活动
- 2015-08-27莆田市荔城食药监分局全力助创全国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