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举措〕
福建省2016年文明旅游工作重在“五个抓”
一是抓行前教育。推动组团社有效落实“行前说明会”制度、出境游客签订文明承诺书制度,依托团组会议、书面资料、手机短信等形式实现行前教育全覆盖。针对出境公务、经商、务工、求学人员等人群,省外办、国资委、商务厅、教育厅、工商联等部门分别制订专门培训方案,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督促组团单位对出境人员进行文明教育。省委文明办联合省旅游局编辑出版《福建出境文明旅游简明读本》,印发《出境文明旅游十大提示》宣传折页,联合省外事办制作出境文明旅游动漫宣传片,供行前教育使用。
二是抓重点区域。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平潭等地深入实施《福建省赴台文明游工作实施方案》,立足“两马先行、两门对开、两岛互动”格局,确保公益广告和出行提示覆盖到各赴台口岸和交通工具。省旅游局以闽台旅游产业融合,海峡旅游品牌塑造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岸组团社与地接社签订文明引导专项协议,合力做好赴台游客和台湾来闽游客的文明引导。在全省范围征集和刊播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努力把文明旅游宣传覆盖到各个旅游交通枢纽区域、旅游景点集散区域、旅游购物集中区域等重点区域。积极培育文明旅游示范点,把福州、厦门、武夷新区等“三大旅游核”,漳州土楼文化、泉州海丝文化、湄洲湾妈祖文化、闽西红色旅游、宁德渔家海岸、平潭国际旅游岛等11个旅游产业集群和三明泰宁、漳州东山等10个全域旅游试点城市作为重点培育和跟踪对象,使他们在文明旅游方面走前头、做表率。
三是抓重点人群。省委文明办、省旅游局继续开展“清新福建 星光灿烂”文明旅游先进典型推荐展示和评选活动,于5月19日世界旅游日,表彰首届十佳文明景区、十佳文明旅行社、十佳文明酒店,十佳文明游客、十佳文明导游,并启动第二届文明旅游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省旅游局将文明旅游工作纳入导游、领队新进、换证、日常培训的重点内容,督促旅行社把领队和导游的业务工作与文明引导纳入日常考核。针对出境游客,台办、外事办、公安出入境管理、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严把办证通关环节,在业务流程中增加教育引导内容,把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固化为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针对自由行、自驾游游客,各级旅游部门建立起以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为支撑的自媒体矩阵,多渠道发布、推送旅游指南和攻略,以便游客能便捷查询、阅读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法律规范、旅游常识,时刻接收到安全、文明出行提示。利用自驾车营地开展文明行车、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景区内文明提示,并协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将文明提示内容覆盖到乡村。针对潜在游客,各地广泛开展以社区和校园为重点的文明旅游知识进基层活动。在社区,通过知识竞赛、故事征集、文艺表演、倡议签名、随手拍等形式,在校园,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倡导文明出游。持续推进“百千万旅游人才培训工程”,并将文明旅游提示列入培训课程。加强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配置服务装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文明教育引导能力。
四是抓主题活动。开展“清新福建 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在社区,通过知识竞赛、故事征集、文艺表演、倡议签名、随手拍等形式,在校园,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开展“为福建加分”文明旅游主题行动和“文明旅游背包行”、“文明旅游提个醒儿”、“文明旅游随手拍”、“文明旅游故事征集”等公益行动,扩大参与面。深入开展秩序疏导、讲解引导、违规劝导等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带动游客尊德守礼、入乡随俗。加强文明旅游新闻宣传报道,特别要在春节、“五一”、暑假、“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专题专栏,大力刊播文明旅游公益广告,曝光旅游不文明事例,形成舆论声势。
五是抓社会监督。深入实施旅游“红黑榜”发布制度,在“福建旅游之窗”网站和福建文明风网站通报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各地在各旅行社服务网点和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公布相关事件和当事人。推动建立旅游行业文明信用体系,让旅游企业、导游领队、游客的信用记录可查询可管理,并逐步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加强行业监管,畅通旅游投诉渠道,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旅游安全管理与文明旅游相结合,在武夷山、三坊七巷、鼓浪屿、湄洲岛、平潭岛、客家土楼等重点景区建立若干个文明旅游监督站点,探索建立自动收集、动态管理、实时反馈的监督管理模式,打造文明旅游移动监督和传播平台。全面落实20人以上旅游团选取文明督导员制度,促进游客相互提醒、自我教育。加强督促检查,第三季度,将组织开展全省文明旅游工作专项督查,对重点旅游城市、重点景区、重点涉旅服务单位进行明察暗访,推动工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