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寸蓑衣,牵起两岸乡愁
陈奕培蹲在庭院里制作蓑衣。
东南网3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林剑波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在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有四五位民间老艺人坚守着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作品受到了海内外顾客的欢迎,并走进了台湾百姓的家
坚守:六旬老艺人的执着
选棕、梳棕、洗棕、甩棕、绞绳、搓绳……18日,午后,65岁的陈奕培蹲在庭院里,一双粗糙的大手在棕片间来回跳跃,认真赶制着一件成人蓑衣。
“编蓑衣可不是件易事,一件蓑衣要花上十几道工序、三四十个钟头,不仅考验手艺,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1951年出生的陈奕培,11岁就跟着父亲学编蓑衣。陈氏蓑衣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陈奕培是第六代传承人,他编织的蓑衣不下5000件。
在陈氏古厝里,随处可见成品和半成品蓑衣、斗笠,宛如一个小型蓑衣博物馆。老陈的蓑衣一般用棕片缝成,分为上衣和下裙两部分,与斗笠配合使用。完成一件蓑衣,大概需要两天半的时间。
二三十年前,蓑衣还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必需品。“那时,我们做的蓑衣很吃香,因为棕毛做的蓑衣特别耐用,不怕风吹雨淋。”陈奕培回忆道。
“如今蓑衣编织工艺正面临失传的风险,能熟练掌握这门手艺的师傅,村子里就剩下四五个,且都在60岁以上。”鹏峰村党支部副书记洪怀真告诉记者,缝蓑衣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老艺人们难免腰酸腿疼,但他们依然坚持着。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6-03-24三明市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
- 2016-03-23武平县“动静结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2016-03-23武平县委文明办深入村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2016-03-23新罗:组建交通志愿服务队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2016-03-22新罗:开展消防大检查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2016-03-22泉港区从“四抓”入手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