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平台,将闽南话、闽南童谣、闽南民间民俗、闽南服饰、闽南杰出历史人物、南音、木偶、南少林、灯谜、陶艺、石雕、茶艺、纸编等融入校园文化,推动传统文化、闽南文化、乡土文化和公共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引导未成年人学习、传承闽南文化,用优秀传统闽南文化陶冶未成年人情操。四是开展美德少年学习宣传和关爱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巡讲活动,“六一”节开展困难美德少年慰问活动,进一步营造学习、崇尚、争当美德少年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未成年人课外活动阵地建设。一是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抓好城区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的规范化建设,使全市社区基本建有家长学校、未成年人宣传栏、图书角、阅览室、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室、科技制作、文体活动等设施场所,体现闽南文化特色,提升活动水平。整合发挥有关部门在社区(村)建设的“少年之家”、“儿童之家”、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老少同乐”活动中心等功能的作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公益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二是做好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普及推广工作。落实“十三·五”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主城区普遍开展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逐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向基层学校拓展,管好用好已建成的全市268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弘扬闽南传统优秀文化,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项目特色和活动水平。依托各地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建立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教研室,作为师资交流和培训平台,组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志愿者技能培训。开展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展演,举办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经验交流活动,确保活动成效。三是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室)建设。加强市、县、学校(社区、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站、室)建设,加大设施规范化建设,建立包括个别心理咨询、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沙盘游戏、个体宣泄、团体辅导等活动室,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断完善活动功能;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超市”试点建设;培树一批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咨询室示范点。适时举办心理辅导教师和志愿者培训,开展心理辅导师资队伍进学校、进社区(村)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和普及推广。落实课余时间、节假日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制度,规范、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档案,畅通心理热线、心理论坛和网络咨询等渠道,建立网上微信公众互动平台,整合共享资源,有效形成工作网络。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4-22尤权寄语小学生: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中马交流的推动者
- 2016-04-22省委文明办拟于5月上旬在福州三明大厦举办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员培训班
- 2016-04-22《文明》杂志让世界读懂中国
- 2016-04-22莆田市召开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 部署下一步工作
- 2016-04-22福建省委文明办到泉州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督查
- 2016-04-21三明市举办“为文明点赞·节俭养德”道德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