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探索嘉许回馈 健全完善机制
嘉莲街道有个银行,没有实体的点,但不少人都知道。这个银行叫“志愿服务存储取银行”。根据志愿服务记录,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志愿者即可优先免费享受理发、配钥匙等服务,还可享受友好商家提供的优惠折扣等。
在厦门,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化,已有多个社区、街道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回馈机制。在嘉许方面,自2008年起,厦门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白鹭洲公园等公共场所、城乡社区建设“好人路” 、“好人墙”等,宣传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营造志愿光荣的社会氛围。
嘉许回馈制度只是厦门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厦门拥有多个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强化信息建设,厦门计划今年重点推进“互联网 ”志愿服务工作,依托已介入的“志愿云”信息系统,争取实现在线实名注册、项目发布、供需对接等功能。
整合社会力量 充实服务队伍
在厦港,有位老人在接受了志愿服务后说:“60岁不算老,80岁刚刚好。”此后,他便参与了社区志愿活动。从接受志愿服务到提供志愿服务,这样的事例在厦门比比皆是。
近年来,厦门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充实服务队伍、统筹服务资源,调动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领导做志愿、党员做志愿、群团组织做志愿,这在厦门随处可见。为发动全社会参与,厦门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考核。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黄鹤麟常说的一句话。志愿服务需要社会广泛参与,这就要求做好服务阵地建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使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 2013年起,厦门先后在中山公园、厦门火车站等87个公共场所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交通路口、公交站点等设立163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点,243个文明单位主动认领对接,开展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活动。
社区书院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在厦门社区书院总部,点开屏幕上的书院地图,密密麻麻的圆点遍布岛内外,它们就是各级社区书院。自2015年6月厦门首个社区书院在翔安区新圩镇云头村成立以来,各区的社区书院纷纷现身,现全市已有25个社区书院敞开大门,在培育志愿文化、营造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上发挥了大作用。
培训是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日,社区书院日常管理中多了项内容——志愿服务培训师资库。这支师资队伍成员来自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志愿骨干。师资库采用中央厨房形式统筹配备资源,定期按需配送课程,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志愿服务礼仪、文体活动、心理疏导等。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6-05-13三明市开展“五进社区”便民惠民志愿服务活动
- 2016-05-13三元区“三化”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 2016-05-13涵江区举办志愿服务培训 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 2016-05-12鹭江道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及应急演练”志愿服务活动
- 2016-05-12“中央企业志愿者之歌”评审结果揭晓 并宣布成立中央企业文艺志愿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