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境内的怀安村,位于白龙江和乌龙江分流处,隔江与闽侯县上街镇相望。怀安村在宋、元、明时期,曾为怀安县衙所在地。当时,海禁未开、陆路交通工具落后,闽江上游各县的物产均由水路运到福州。其间,货物先得卸寄于怀安,而后再运进福州城。怀安成为物资的集散地,也是南北重要的商业经济枢纽和沟通福州城内的要道。明万历六年(1578年),都御史庞尚鹏建洪山桥,怀安县并入侯官县时,淮安这种转运的功能和繁华的景象才逐渐被洪山桥商埠所替代。
关于怀安地名更易的民间传说有两种。一说是,明朝洪武帝从沦陷的南平城逃到古岜桃源境,坐在“古岜”(其水曰“石岜江”)江边的棋盘石上。此时,南平方面捷报传来。洪武帝龙颜大悦,口谕将“古岜”更为“怀安”;二说是,民国初年,一位名叫王敬轩的私塾先生,他应怀安乡耆胡世智之聘,来到怀安任教。他说,怀安三面皆水,背负青山,易“怀安”为“淮安”尤耳。大家听后击掌称好。于是,淮安的地名从此就被后人所应用。不过,现正式的书面使用仍为怀安。
沿着闽江的走廊、洪怀公路的西北方向行进约6公里,水泥路面戛然而止。再往前走,是一条蜿蜒而悠长的土路,它穿越怀安村的腹部,直达怀安古道头。这里曾是古代怀安县官员出行的地方。
怀安村原户数400多户,人口1500人左右,姓氏庞杂,有陈、林、张、江、郭、高、胡、谢、包、王、翁、周、刘、程、郑等。他们的房屋,顺着山脚依次排列开来,朝向以坐北朝南为主。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村民全都迁徙到距离这里6公里外的淮安新村。
行走在土路上,路侧原房屋的基石、断垣残壁以及房前屋后龙眼树、橄榄树的布局,依然如故。现地面上仅存的古建筑只有两三处,一是娘娘庙,亦称临水宫,供奉着曾被皇帝敕封的临水陈太后。村民期望她庇佑着全村的小孩宝宝。可是,全村迁走后,这个庙宇就因无人光顾而败落了。另一是泰山庙。泰山庙规模宏大。每年九月初九,著名的大吉升闽剧班都要到此演戏。演出时,张灯结彩,场面热闹非凡。庙的右侧有口古井,这古井的井口是以石条砌成的四方形井栏,井下的井壁是用小石块垒叠而成的圆柱形。井水清澈,至今未竭。再一龙江祠,是为纪念抗倭支持者、悬壶济世者林兆恩而建的。
怀安的文化遗址同样值得称道。范围达数万平方米的大山里,散落着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在这里采集到一些方格纹褐色和菱纹灰色的陶片;石岜山的南端有处古窑址,曾出土万余件南北朝、唐朝的器物。遗憾的是,该窑址在1953年取土修堤时遭到了较大的破坏。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24“海沧模式”志愿服务获中央文明办高度评价
- 2016-05-24上杭:完善垃圾治理机制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 2016-05-24让“农民工更有尊严”是城市应有的文明
- 2016-05-24三明市“三新”并举 营造浓厚文明创建宣传氛围
- 2016-05-24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举行传承文明硬笔书法赛
- 2016-05-24省委文明办印发《关于公布参评第十三届(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