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地域的特色,谚语便是乡土文化的无价之宝,福州谚语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使用和锤炼,把人民在生产、生活的经验积累下来,有无尽的生命力。《礼记·大学》中释义谚语就是俗语,鲁迅先生称谚语为炼语。
谚语通过言简意赅的通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念,福州谚语内涵十分丰富,条例也非常多,有普偏性和地方性的区分,非是三言两语、一时半刻可评述的。笔者就福州较流行的几则谚语,略谈一二。
七溜八溜,不抵福州
故事:杜先生抛乡离井,漂洋过海,在异国他邦生活了几十年,解放后终于返回故乡,当时甫入村口,儿童相见不相识。杜先生乡音未改,只用福州话说了一句:“七溜八溜,不抵福州。”乡人则尽皆知道是旧人回国了。
释义:
一、说明福州人乡土观念深厚,纵然远涉重洋,历尽沧桑,最后还是叶落归根。
二、这是历来福州人对家乡的自豪感的亲切语言,也是对有福之州的赞语。
三、海西兴市,再铸辉煌,更说明了七溜八溜,不抵福州了。
铁打延平府(南平市),纸裱福州城
故事:相传延平的割据者,为了巩固本地势力,聘请风水师设计地理环境,在建溪、富屯溪交汇的两边山上各建一塔,把地势建成“火”字形,把“火”的矛头沿着闽江指向福州,确保了延平的安全,把火患推向福州,致历来福州火灾多发。
释义:延平建塔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实际上是延平地处闽江上游,山高水险,道路坎坷,素有延平水,鼓山平之说。由于交通闭塞,入侵者不易攻取,故延平府成为铁打的了。福州在闽江下游,背山抱海,地势上无险可守,是兵家必争之地,故称纸裱。与“火”字形毫无关联。
过去延平地僻人稀,半属依山筑庐而居,福州人口稠密,住房多是木质结构,柴埕厝(棚屋)比比皆是,因此经常发生火灾,才有纸裱福州城之说。
20世纪80年代期间,福州进行旧城改造,紧接着大力整治棚屋区,如今大厦林立,福州已成为崭新城市,南平也已突飞猛进,现在可以这样说:“铁打南平市,钢制福州城。”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