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凤池书院”和创办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正谊书院”。这两所书院均属清朝福州“四大书院”之列。两院地址同在今东街三牧坊小巷内,各据东西,以巷中横跨一座小天桥相联(今仍在),沟通两院校舍,东为“凤池”(今为福一中校园),西为“正谊”(今为教师宿舍区)。福一中前身“书院时期”长达85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乡绅潘炳年、叶在琦等闻知山西等省设立“省立大学堂”,培养新学人才,急向当局建议将“凤池、正谊两院合并”,创办公立的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于1902年3月正式开学。1904年清朝学部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只能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北大前身),各省只能设立“高等学堂”,故当年冬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叶在琦担任学堂监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由陈宝琛继任。先祖父潘守正1903年11岁入福州西城小学堂求学,1905年转入“福建高等学堂”,师从陈宝琛学习国文,是福一中早期学子,后在全闽师范学堂和法政学堂学习(均为福建师大前身)。晚年(1980年)撰写回忆笔记中,写了母校的许多趣闻旧事。
创办之初缺“生源”“全闽大学堂”创办初由布政司周莲为总办,盐法道鹿学良任会办,候补知府梁冠澄为提调。他们负责开办费与维持费,叶在琦任总教习(叶为在籍翰林),负责具体学务。当时仅划出“正谊书院”一部分为校所,“凤池”、“正谊”书院并未停办。当时福州小学堂开办不久,招不到小学毕业生,只好招收举人、贡生及文墨通顺的童生,从中招收“正斋生”(预备生)。“正斋生”毕业后转为“专斋”,方成为正式学生。辛亥英烈林觉民即为首期生。童生、秀才入学毕业后获优贡、拔贡奖励,举人入学毕业者,可直接保举为官。当时福州小学堂学生年龄从10岁到20多岁不等,来自城内及各县,也有省外旅闽人士后裔及国外在榕人员子女。我祖父在西城小学堂甲班就有两个高丽(朝鲜)学生。许多学生刚从私塾转入学堂,不会讲普通话,语言交流是教学难题。
国文科目最重视“全闽大学堂”创办之初主要是预科生,课程有:修身、读经、国文、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博物(动物、植物、矿产)、生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法制、图画、体操(兵操、器械操),英语、博物、器械等聘外籍教师,音乐课因缺教师无法开办,至民国元年林璇留日学音乐归来,被聘为教师才得以开办。尽管科目多,但最被重视的是国文科,不及格者即被留级或淘汰。国文含古文、作文两部分,作文当时多写半白话文,字数限制严格,务求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期考、年考都被列为首门,平时学堂监督(校长)不一定在校,但国文考试,学堂监督必须亲自主持考试,作文由其亲自命题,考卷由各位国文教师批改后评出分数,再由监督按好、中、差等级逐项亲自抽阅复核。
早期“山长”名人多书院主持称为“山长”,“凤池书院”历任山长多为名人,由其出面聘任名师。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主张学生以修养品德为先,其次才是道艺、文章。次任山长魏敬中。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后任湖北巡抚。戊戌变法(1898年)后,山长陈璧受洋务影响,提倡学在实用,重视理工。末任山长曾宗彦,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任,思想和行动上倾向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是知交,是维新组织“闽学会”骨干之一。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先后停办,改成新式学堂或学校,“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12任。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6-17长汀县委副书记王汝彬到文明办调研创城工作
- 2016-06-17安溪县整治清理城市涂鸦等不文明现象
- 2016-06-17好人365:扎根草根之“善” 滋养文明土壤
- 2016-06-17文明,是一种责任
- 2016-06-16武平县召开2016年文明委成员单位(扩大)会议
- 2016-06-16福鼎市志愿者救助放生野生鸟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