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英)长汀城内,我慢慢地走在三元阁左侧的巷子里。相传500年前,一位明代大儒曾经来过汀州。为了纪念他,明朝官员笪继良带头修了“王文成公祠”,并在祠旁讲学。之后,重情义的汀州百姓又建了“笪公祠”,一同祭祀二位先贤。
他的头衔真多: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圣人。不但善于征战,还创立了心学,与孔孟的儒学、朱熹的理学,被世人尊称为孔、孟、朱、王。他的思想影响了张居正、章太炎、孙中山、陶行知等一批名人,被曾国藩、蒋介石奉为“终生楷模”。日本的明治维新以他为思想先导。国外至今还有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
他叫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2岁立志做圣贤,15岁独自考察边关,37岁在贵州龙场悟道。他入过监狱、遭过贬谪、逃过暗算、受过冷落,却坚持治学讲学、匡时济世。57岁病逝于江西,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如今,承受着各种竞争压力的现代人,谁不想暂时停下来,想一想生老病死,问一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毕竟人的一生,心性是一项绕不过去的课题。于是,在国内沉寂很久的阳明心学被搬了出来。他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思想体系,被冠以了古典版的“正能量”手册。
一代儒学宗师在我家乡留下的,更多是军事传奇与文学成就。当年,44岁的王阳明被任命为南赣巡抚,负责江西南安、赣州与福建汀州、漳州的剿匪。谋略智敏的他推行十家牌法、新兵法,疏通盐道、解决给养。有《明史·王守仁传》为据:“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虔抚王守仁奉命征漳寇,进兵汀州,遂进驻上杭。会福建广东兵先讨大帽山贼。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擒贼首詹师福。”这是何等的气势!为他3年后出生入死、平叛宁王赢得了一场场热身赛。
在汀州,尤其是驻扎上杭的3个月内,他还饶有兴致地赋诗十余首,收入明嘉靖版《汀州府志》的就有《上杭喜雨二首》《上杭南泉庵》等6首。其中《征漳寇经长汀途中》云:“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惭愧湖边旧草堂。”
诗中,阳明先生不以将才自居,也不以征战为主业。戎马生涯,一心念着的是国家与百姓的安危。行军之余,他还修筑浮桥、率众祈雨,并写下了近300字的《时雨堂记》。如今,长汀的“王文成公祠”与上杭的“阳明桥”虽难觅旧迹,但上杭县城的“阳明门”却被人们世代流传了下来。他当年手书石刻的《时雨堂记》碑,历经风雨仍傲然屹立,记载着这位卓然独立的儒将与汀州的历史渊源。
悠长的小巷似乎传来浑厚的历史回音:“百年毁誉随风散,只是良知更莫疑。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不缺。”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8-2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
- 2016-08-22从“奖牌变化”来看奥运竞技文明之美
- 2016-08-22文明旅游要从严“治景去污”
- 2016-08-22礼俗文化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
- 2016-08-22建宁积极开展文明交通系列活动 引领文明出行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