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于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这是中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党中央领导下,发扬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粉碎了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在飞机掩护下的围追堵截,战胜了伤病折磨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目标,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对于福建三年游击战争来说,首先是贯彻长征前后中央关于游击战争的指示,结合各地实际,实现了向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中央政府、中共中央提出:群众的游击战争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游击战争是牵制、扰乱、疲惫和分散敌人,帮助主力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工具之一。号召苏区军民“武装起来,发展游击战争。让我们全苏区几百万工农群众都成为牢不可破的武装部队”,规定中央分局的行动方针和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来反对敌人与保卫苏区,而游击战争应该并且必须成为目前战斗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长征途中的1935年2月间,中央在遵义会议后连续指示,“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中区全党面前的任务是坚持游击战争,是动员广大群众用游击战争坚忍地顽强地反对敌人的堡垒主义与‘清剿’政策”,重申要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游击队应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切身利益斗争”,“彻底改变斗争方式,一般都应由苏区方式转变为游击区的方式”,“极大地给予地方党及游击队以独立领导权并培养他们这种能力,即使长期隔断,也要能独立存在”,“在游击活动中,必须特别反对关门主义,反对机械地使用老苏区的一切办法的倾向,广泛地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此后,中央分局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作出立即实行彻底的战略转变的决定。福建各游击区也是在此前后,从实际出发,实行战略转变。到1935年春夏,福建各游击区域先后完成了这种转变,为游击战争的坚持创造了条件。
其次,是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干部和指战员起着鼓舞作用。对于长征来说,这是已经不可能在苏区范围内粉碎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的无奈之举,是被迫进行的大搬家式的突围转移。但在当时的宣传中,这只不过是为了粉碎“围剿”而进行的战略行动。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训令指出:正确的反对敌人的战斗与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必须使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封锁,深入敌人后面去进攻敌人。这样将在离开堡垒的地区中得到许多消灭敌人的战斗机会,创立新的苏区。这样的行动也将吸引进攻中央苏区的敌人在主力红军的周围,而极大地便利于中央苏区内部的红军、地方部队与广大群众去开展胜利的游击战争,来保卫苏区。在长征途中,中央也一直没有承认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而是将长征纳入反“围剿”行动之中,认为长征中创建新苏区是“开始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最后阶段”。战略转移的说法从宣传的角度看是成功的,表明长征并不是一种失败之举,而是“在新的策略之下的有计划的自动的退出”,“采取了新的进攻策略,集中主力打击敌人的一面,向敌人弱点进攻,以创造新的根据地,更适当地与其他红军取得配合与一致的行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道路的胜利”。同时中央要求,适时地在党内干部中进行重大的解释工作。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12在文明相伴中过好传统佳节
- 2016-09-12【文明网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 2016-09-12文明执法让法治更有力量
- 2016-09-12每位市民都可以是文明督察员
- 2016-09-12用文明歌曲唱响追赶型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