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走访福建、山西、河南等省的一些农村发现,随着对移风易俗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往一些红白事攀比排场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改观。(3月21日 新华社)
在治理农村陋习过程中,立规矩至关重要,但一刀切式的规矩不可行,缺乏乡土思维,不尊重农民生活情感,反倒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解铃还需系铃人”,移风易俗惠及农村大众,唱主角的也应该是农民,其它力量只能是促进或推动。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首先体谅和尊重农民,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有其后的改造和进步。
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好不好?笔者相信,大部分村民肯定对这种铺张浪费的操办方式有意见,但又迫于舆论或习惯的压力,不得不风光大办,毕竟人言可畏。其实,对于要不要大操大办,他们的情绪是复杂的,选择是困难的。从情感上来说,他们肯定想风光一些,毕竟婚丧嫁娶都是人生大事;但从现实角度考量,对于家境并不殷实的家庭来说,他们又是抵触的。
无论是从农民个体来说,还是对于美丽农村建设来说,移风易俗的益处不言而喻。它能减少个人不必要支出,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将家庭资金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它弘扬了社会风尚,为乡土中国注入一股质朴的清风,这是农村的本色;它提升了基层群众的素养和道德情操,反过来又能推进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善用他们的这种矛盾心理进行循循善诱。纵观那些成功的范例,无不都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引导,尊重他们的风俗和生活方式,研究陋习的成因,向他们宣传陋习的危害,倡导新风的益处,让他们觉得去旧迎新不是迫使他们忘本,不是对祖先不敬,而是社会进步的正常现象,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农村,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要多宣传新风尚的好处,形成排山倒海的舆论态势;在农村,土办法可能比法律更有效,要重视乡规民约的规范作用;在农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贤、能人、党员干部等榜样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减少硬邦邦的行政指令。
农村陋习由来已久,绝非朝夕就能解决,因此,我们要多些耐心和包容,多些农村思维,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在解决难题时就会顺利很多。(钟声)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4-07明溪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培训会
- 2017-04-07上杭县:举办礼仪培训 提升文明素质
- 2017-04-07金砖公益广告丨 (视频)文明礼仪践行行动
- 2017-04-07永春县文明办领导走访慰问“福建好人”巫金春
- 2017-04-07文明城市创建行动
- 2017-04-07全省环保督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