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四十年了,孩子们此刻正在考场鏖战,从那些近年来一直在热的日常语词表达中,或许能透视高考制度蝶变历程。
“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高考指挥棒”。这样的表达听起来的确似乎有些可怕。可是,想想数千年来考试制度的与时嬗变,想到每一个时代那些选拔人才的制度都首先要接榫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们也许会多一些平和与释然。时代到了一个需要重启高考的新的节点上,需要重新换一个频道,让全社会的关注点都瓷瓷实实地落实到知识改变命运、应答改写人生上,而整个社会就业机制也由此重新开启了分门别类、各自相依、百花齐放、选择自主的设置。如果说四十年前的“独木桥”之说是关于独木擎天的赞美,今年再说“挤独木桥”可能就不够真实了,且不说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和人生选择案例迭出,就是高考制度本身也在经历着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更多呈现的,是康庄大道和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并存。
说到“高考指挥棒”,或许又该是吃饭睡觉“骂应试教育”的时间了。所谓“应试教育”真正存在过吗?任何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过程,都在不自觉地产生着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被激化和提升的结果,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很难切割开来,并不能刻意构造“两军对垒”的格局。古人求学,动不动立雪、囊萤、偷光甚至头悬梁锥刺股,凄凄惨惨戚戚啊,能说这不是应试教育?能说人家最后没成才成家成名成事?少时多吃一点苦,老来才会更强韧。非要说这是指挥棒,这“棒”所指,一是敬畏知识,二是尊重教育,三是崇尚奋斗,四是规则公平,五是不拼爹娘。平心而论,到目前为止,高考制度本身是适应当下人文生态的,是人们智慧差强人意的选择,真没有更好更贴合最大多数群体利益、福祉的方案了。说起来,也着实是改革成效、中国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
“黄冈”、“ 衡中”、“毛坦厂中学”。这些一夜之间名满天下的高考名校,可能把家底杂七杂八折算起来,也比不上一个演艺界“小鲜肉”一年的收入,更比不上那些“服不服”排行榜里的富商巨贾家底,但是,它们的历史性贡献却必须被铭记,并且也会更公允地被评价。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是,在街头,在寻常百姓的日常言说中,对于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育更多的是了解之同情,对于所谓题海战术、大体量教育和封闭式管理,更多的是同情之了解,一切过程中的动静、苦恼、折磨甚至不那么好看,恰恰反证了在高考那张试卷的公平和公信和为之憔悴的“值得”,否则,一切的为之而奋斗“牺牲”就都显得滑稽可笑了,现实显然并非完全如是。
“辅导班”、“名家教”。抛去极个别害群之马和冬烘先生,高考给市场生态带来的一个深刻变革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公办教育不再垄断知识传递和考试技能培育的话语权能了,围绕着高考,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被不断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教育的热情被空前激发,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的不断庞大,一些社会辅导企业借以走上上市之路,也有更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寒暑假回到县城、乡镇,办一个辅导班来补贴学费、来回馈乡亲,有些学有所成、品质纯洁的人才进入家教辅导队伍并迅速成长为行业业绩和口碑一流的佼佼者,和素未谋面的科任老师一起隔空打配合,教出了一批批优质人才,这是足可激活教育活水的好现象,这也足以构筑更为立体化、多样性的生存景观。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6-09泉州召开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新闻通气会
- 2017-06-09泉州召开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新闻通气会
- 2017-06-08新疆昌吉市到石狮考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7-06-08“拯救小鸟”彰显城市文明进步
- 2017-06-08“鼓励式教育”更易滋养文明
- 2017-06-08儿童节请给儿童一把文明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