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仙境 移风易俗 润物无声 磁灶镇前尾村的王银提老人迎来了他的“杖朝之年”,经商有成的儿女们正打算热热闹闹地为他举办八十寿庆,谁知老人家却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坚持下,这个殷实之家只花1200元摆了3桌素菜招待亲戚好友,原计划用于寿庆活动的9万元预算全部捐给村里,用于村庄建设和老人福利。获悉记者将要采访他时,这位老人爽朗地笑着说:“这没什么,我只是和其他村民一样遵守村规民约而已。” 这样的故事,在晋江大地上不胜枚举。对此,长期从事慈善工作的晋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龚子猛别有感触。他说:“过去,每逢儿女亲事,人们问得最多的往往是‘办了多少桌’,而现在则常常是‘捐了多少钱’。” 2002年,晋江市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第二年就向工商企业界人士发出“简化礼俗,多行善事”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许多人的响应。慈善总会成立15年来,累计募集善款超过28亿元,其中从婚丧喜庆活动中节省下来并捐给公益事业的钱款就超过一半,这还不包括直接捐给村、社区的善款。 晋江人徙自中原,血液中承袭了太多的传统基因;自唐开元6年(公元718年)置县以来,这里已有1300年的历史。深厚的积淀不仅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使这里的民俗颇有古风,婚丧喜庆等红白诸事仪轨十分繁复,以至过去外地人常常用“生在江南水乡,死在泉州晋江”来嘲讽当地人往生的哀荣。 早在清末民初,出洋的乡侨和当地有识之士痛感于此,就曾自发成立“安海去毒社”和“衙金深新运风俗改良会”等民间组织,屡次掀起移风易俗运动,但因缺乏政府的有效推动和坚实的社会基础,陋风流弊终归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也是人的灵魂的一场伟大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晋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一种核心价值来引领、一种生活方式来倡导、一个社会问题来治理,采取干部带头、乡贤示范、群众自治、慈善捐赠和文化建设等“一揽子”措施,久久为功,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努力使社风民俗不断地向上、向善。 王银提老人所说的“村规民约”,就是村和社区通过公议、公定、公示和公行,来规范民间婚丧喜庆活动,防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千百年来,村规民约一直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建构和维护中起着关键作用,直至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晋江市委、市政府先后4次组织基层修订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一次比一次更民主、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有效地推动了社风民俗的改良和优化。如今,全市392个村、社区全部拥有自己的村规民约和执行体系,在基层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015年11月20日,磁灶镇前尾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该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开展第3轮修订,使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和民间信仰活动禁止大操大办的各项规定,进一步量化到规模、时间和各种仪式、仪仗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崇俭、节约、公益的导向;与此同时,该村专门组建一支“移风易俗督导队”,由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包片负责、督促落实,并请德高望重的乡贤和村老人协会来协助管理,凡有违反,铁面无私,有效地提高了村规民约的执行力。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孟健介绍,这个拥有3300多个人口的村子,近3年来群众从红白喜事中“抠”出来的钱就达千万。不少群众自愿把资金捐给村里发展乡村公益,铺砌了水泥路,新建了小学校,成立了敬老院,建起了运动场,组建了环卫队,“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村容村貌更整洁了,人心也更齐整了”。去年,前尾村成为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今年春节前,一场名为“古邑新风进万家”的社区巡回演出火遍晋江城乡。《厚养薄丧才有孝》、《嫁妆》、《赴宴》、《男孩女孩都是宝》、《父母的心声》等一系列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原创小品、小戏,唤起了许多群众内心的共鸣。据悉,这场移风易俗主题演出将一直持续到农历七月的“普度”期间。在当地党委、政府看来,风俗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破陋俗”关键还在于“树新风”。民间习俗往往菁芜并存,晋江市十分注重传承和弘扬其优良、有益和合理的成份,努力以新的文化成份来剥离、取代其糟粕。即使是对以往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的“普渡”、“佛生日”等民间信仰活动,现在也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通过举办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和公益活动,把它变成社区和农村居民的“才艺展示日”、“志愿服务日”、“扶贫济困日”和“环境整治日”。 去年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视讯会议。作为唯一的县级单位,晋江市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市委书记刘文儒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晋江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移风易俗,加强文明建设,全力破除闽南地区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炫富摆阔等陈规陋习,着力解决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