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辛识平)
【学习进行时】日前,中国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处,名列世界第二。今年正值我国首批世界遗产诞生30周年。30年间,中国申遗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世界遗产保护带来哪些文化思考?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辛识平”融媒体评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鉴往知来,探寻申遗的“初心”与“远方”。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经这样感慨。
1987年,长城、故宫、泰山等首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以全票通过,并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高度赞誉: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今天,随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中国的申遗之旅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三十而立,渐入佳境。30年间,伴随着不断升温的“申遗热”,国人感受到了申遗成功的喜悦,也越来越在荣誉中看到了责任,在欣赏中懂得了珍惜。如今,每年的申遗新闻都会引发社会的思考和热议,在“喜大普奔”之外,更提醒着人们多一些清醒和平和的心态,不忘申遗“初心”,走向“世遗”保护的“远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世界遗产,既是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人类文明的担当。
不忘申遗“初心”,就是不忘保护的初衷,就是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一部申遗史,也是对世界遗产价值认识不断深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申遗推动了《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催生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准则”。从“文化遗产日”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保护不申遗”的社会共识逐渐深入人心。此次可可西里申遗,就提出“像爱护我们的眼睛、呵护我们的皮肤一样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不久前,鼓浪屿景区日最大承载量下调为5万人次,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加大保护力度。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7-11泉港区召开迎接文明城市总评网上申报工作培训会
- 2017-07-11晋安区委书记带队检查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 2017-07-11福建医科大学:文明创建微公益持续发力
- 2017-07-11南靖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实地测评工作推进会
- 2017-07-11浦城县组织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电子申报材料培训会
- 2017-07-11推动移风易俗 建设美丽乡村 看文明办主任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