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理论与实践探索 > 正文
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
http://wmf.fjsen.com 2017-07-26 15:23:20 来源:莆田市涵江区文明委    我来说两句

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涵江区坚持将其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破立并举,深耕细作,强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努力让广大农村乡风民风美起来。主要以四大举措来实现移风易俗的四大新力量:

一、破除陋习,营造移风易俗新风尚。欲树立新风,必先破除遏制陋俗。拥有千年历史的涵江,有着独具特点的地方风俗,但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区以此为撬点,破立结合,倡导新风。

“破”即破除陋习。为破解群众将升官、发财的期望寄托于神佛并不惜一切捐赠资金给“神用”,“神事”浪费的陋习,我区借助宗教特性和宗教董事会、村居老人协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通过成立帮扶基金、开展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等方式,倡导群众理性参加宗教活动,宫庙成了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有力推手。江口复惠堂暑期连续三年免费为侨乡留守儿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开创了“变庙堂为学堂”的公益新风尚;涵西鲤江庙每年年关扶贫救济20多万、奖教助学12万元,江口东岳观捐赠慈善总会10万元,善款中从“神用”向“善用”有益转变。“立”即树立新风。树新风,须导向鲜明。我区着力从党员干部带头,自2012年起,区委就出台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参与节日宴请及节庆活动(文件),党员以身作则,以党风带动民风。同时,着重针对红白喜事,加大新办简办的宣传引导力度。如在婚嫁操办上,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在追思祭扫上,以鲜花换鞭炮、推行网上祭奠等绿色文明祭扫新方式;在丧葬上,推建公益性安息楼(堂、塔)21个,倡导骨灰“入塔为尊、入堂为贵”新观念,深化殡葬改革工作。在新风尚的带动下,群众中日渐形成简办俗事,多行善事的新风气。如江口大东村民自发举办了金婚集体庆典;80岁的文莱华侨林瑞莲女士,不办寿宴办慈善,把子女给她做寿的15万元钱捐给了区慈善总会和西刘小学,被群众传为美谈。

二、培育典型,树立移风易俗新榜样。典型是旗帜、是力量。我区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做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尤其是突出以群众熟悉可信的“身边人、身边事”,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以道德典型树榜样。大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普通民众中的先进典型,着力褒奖“身边好人”。退而不休15年义务宣讲革命史的乡村教师郭克绍、“见义勇为的90后帅小伙郑俊峰”、“志愿捐献遗体的农民好兄弟”等事迹广受群众点赞,引起社会良好反响,涵江好人层出不穷,目前,全区涌现出了31位中国好人、59位福建好人,全区好人总数连续六年居全省各县区第一。

二是以乡贤富人来带动。涵江人重商、又爱讲面子。不少人外出打拼有了钱,回乡就大操大办,攀比风突出。近年来,我区加大引导力度,找好结合点,通过“请回来、找出来、用起来”等形式,组织群众自发成立各种基金组织,大力宣传各种捐赠活动,鼓励回乡乡贤、富人把烧香拜佛、做戏娱神、大操大办的钱用在了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修桥铺路等各类公益事业,既提高了这些人的声望与影响,赚到了“面子”,又为地方事业做了贡献,建了功德。成了良好示范,促进了文明乡风建设。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