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建瓯市28岁青年张宝立在泛华江滨公园河边发现两名小学生溺水,危急时刻,张宝立迅速跳进河中救人,成功将溺水少年救上岸,但张宝立却因体力不支不幸溺水身亡。
张宝立勇救落水儿童牺牲的感人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一时间发布这一消息的建瓯市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短短两日内,该救人事迹的信息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人次,点赞达11596次。
客观地说,因救人而牺牲的事迹很多,按西方新闻传播价值观点看,不符合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的“理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阅读、点赞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因救人而身亡的消息?我想,是因为广大干部群众阅读的是新闻背后的感人故事,点赞的是平民英雄舍生取义的高贵品格!在推荐评选各类先进典型的工作中,我们常说,“推荐评选的过程就是学习宣传的过程”,同样道理,阅读、点赞的那一刻就是我们感受高贵灵魂、洗涤自我心灵的一刻。在这一刻,新闻不以猎奇为要,专以暖心为上,不仅仅是事实的描述,更有价值观的浸润感染,使新闻“越界”,让道德“站台”,这样深入人心民心的自媒体传播,岂是“人咬了狗一口”就可以了事的呢?
我们不妨来感受一下青年张宝立救人牺牲后那些温暖人心的画面:
“我们非常难过,非常对不起人家,那么年轻,好不容易养那么大,却为救我的孩子而牺牲,内心真的过意不去,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人家……”“以后我要让我的孩子常去看她(张宝立的母亲),这是再生父母,一定要当作自己的父母亲来看待,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心头肉……”两个被救少年的家长这么说。毫无疑问,在“老人摔倒街头没人敢扶”“被救者悄悄溜走”等负面信息不断强化人们自保心理的当下,被救少年家长的这些良心话,确实令我们感到几许宽慰——良心尚存、良知还在。
建瓯市委文明办工作人员到张宝立家看望慰问张宝立的家属,叮嘱张宝立的母亲要保重身体,坚强面对生活。同时认真整理事迹材料,积极与省、市文明办沟通,推荐张宝立申报“中国好人”、“福建好人”。道德建设不止于一场会议、一纸公文,推动践行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建瓯市文明办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匍地前行,有态度,有力度。
市健身运动协会、爱+义工团、户外运动协会、山水户外运动协会、火火哥徒步队、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团体组织成员奉献爱心,募集善款13650元交到了张宝立母亲手中。建瓯市健身运动协会会长欧阳宁说,英雄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我们协会91个人都自发献爱心,给他家一点微薄的帮助。户外运动协会会员何琼认为,英雄的事迹引起社会共鸣,大家都充满爱心,弘扬社会正能量。“逼捐”“道德绑架”屡见不鲜,这样的“自发”愈发显得难能可贵,这既是人生意义的高度认同,也是社会道义的理性回归,有温度,有深度。
“高尚英名留千古,建瓯人民好儿郎。含悲致意真英雄,满城敬慰父母哀。”在建瓯市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留言区,一位网友这样写道。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样的悲剧少之又少。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良善的人们,以更加理性而又饱含真情的姿态,在日益成为社会交往交流主阵地的网络世界里,不断刷屏向上向善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刷亮刷新网络空间。
愿英雄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