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村的金字牌匾
东阳村十一进士
东阳村古建筑群
东南网11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全媒体记者 欧碧仙 通讯员 朱崇飞 文/图)莆田被誉为“文献名邦”,不仅在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更在于莆田历史上科举鼎盛,人才荟萃,累代共出进士2482人、文武状元21人、宰辅17人,演绎了中国科举史上莆田读书人宏大的命运交响曲。灿烂的科举文化,构成了莆田文化的重要一环,也化为莆田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代代相承,诗礼传家。
如今,科举文化的印记依然有迹可循。“文献名邦”的雄风应该如何重振?
“开莆来学”的传承佳话
走访莆田当地的文史专家和相关学者,谈及莆田科举文化,首先提到的都是“开莆来学”这四个字。
“莆田科举鼎盛、人才荟萃的背后,离不开郑氏三兄弟的‘开莆来学’。”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说,南朝时,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迁徙到莆田,创办“湖山书堂”,教读子弟,传授文化,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使莆田重教兴学氛围日渐浓厚,为后来莆田“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打下了基础。
自从郑氏“开莆来学”,“家贫子读书”在莆田蔚然成风,好学苦读的莆田学子,在历代科举中演绎各种科举奇观,诞生过2482个进士,21个文武状元,17个宰辅,70多个尚书、侍郎。
“‘一门九刺史’,是指唐代莆田林氏先祖林披生有九子,他们均官居刺史,因此世称‘九牧林家’。”林氏后裔、莆田荔城区文联主席林春荣介绍说,在莆田科举史上,林氏累代共有进士320多人,蔚为奇观。故时人有“无林不开榜”之佳话。
宋代是莆田科举文化鼎盛时期。其间,兴化人物大批涌现,充溢史册,如北宋名臣蔡襄,爱国宰相叶顒、陈俊卿,民族英雄陈文龙,大诗词家刘克庄,理学家林光朝等。
宋熙宁九年(1076年),莆田人徐铎与兄徐锐同榜进士,徐铎为状元及第,时有“龙虎榜头孙继祖,凤凰池上弟连兄”之称。同年,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可考证的武状元被莆田人薛奕摘得,莆田人徐铎和薛奕同年文武状元及第,宋神宗因而赐诗赞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宋绍兴八年(1138年)莆田人黄公度状元及第,同邑陈俊卿榜眼及第,当时有“枌榆未五里,魁亚占双标”之赞。此科还出现“四异同科”佳话,即莆田人黄公度为榜魁(状元);陈俊卿为亚魁(榜眼);林邓73岁年最长,为榜尊;龚茂良18岁年最少,为榜幼。当时地处偏僻地带的莆田,魁、亚联登,“四异同科”,成为京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明代莆仙有进士554人,其中超300人官居四品以上。”据林春荣介绍,莆田科举文化的另一个鼎盛时期出现在明代,并且重臣高官迭出,曾出现“六部尚书占五部”的奇特现象。
莆田科举文化之盛,历代颇受赞誉:宋真宗敕书有“闽越之地,邹鲁之儒”之称,宋度宗盛赞“莆,文献之邦也”,王安石艳羡“兴化多进士”,朱熹感叹“莆田人物之盛”,乾隆评论兴化“科甲冠八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莆田知县徐执策在今荔城区县巷南北两端分别建竖“海滨邹鲁”和“莆阳文献”两座木坊;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莆田知县孙继有将二坊改名为“文献名邦”和“壶兰雄邑”。“莆田‘文献名邦’之美誉也因此得名。”张翔说。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