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祖泉)《莆田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是大型历史知识普及丛书《中国史话》的一个分册,该书由莆田学院的教授、研究员、博士等组成编写班子,并且“编著者除了亲自做田野调查外,参考的古今文献亦不下百种”(后记)。应该说,此书的权威性和学术性是较高的。
然而,笔者拜读全书后,却意外发现书中明显存在概念不清、史料不明、数据不准等诸多问题,如“宋代福建莆田有没有特奏名状元”就是一个例子,故撰文与编者商榷。
状头与状元
此书“宋明科甲传佳话”一节中写道:“莆田古代科甲鼎盛,共出过进士2482名,各类状元21人(包括文状元9人、武状元2人、特奏名状元8人、释褐状元2人),还有榜眼7人、探花5人。”这里暂且不谈进士、榜眼和探花人数的不准确,单说状元人数的虚高。
众所周知,“状元及第”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称进士第一人为状元,始于唐武德五年(622年),亦叫“状头”。但由于设置科目不一,考试内容有别,选拔程序不同,唐代的状元与后世的状元不尽相同。唐进士之选每年举行一次,地方各州向中央贡送的举子在应试前,先向礼部递呈州里的解状及各举子出身、履历等亲状,称为“投状”。录取后,礼部又把这些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报送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面的即是状头。
北宋以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尤其是皇帝殿试策问成为定制,科举形成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遂称进士解试第一人为“解元”,省试第一人为“省元”,殿试第一人为“状元”。由此,状元的声名、身价、地位一下子高拔许多,更显出不同一般的意义,故与唐朝的状头不可同日而语。
千百年来,状元作为“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最高标识,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青睐和旌表,成为士人学子所憧憬和追逐的目标,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无不仰慕和钦羡。同样,“大魁天下”也成为宋代福建莆田(时称兴化军)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据明代朱希召编的《宋历科状元录》载,宋代共产生出118名文状元,其中有5名籍贯不明。在有籍贯记录的113名文状元中,福建籍状元有19名,其中莆田人就占了5名,即徐铎、黄公度、郑侨、吴叔告、陈文龙,占福建状元的1/4多。毋庸置疑,这已经是一份了不起的科考成绩单。却不知《莆田史话》的编者何以还不满足,非要画蛇添足,多出“特奏名状元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