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技术员研究有机茶园管理 泉州市永春县坑仔口镇人民政府供图
文明风11月14日讯(通讯员 施由森)一片叶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简单的叶子。但是,这片叶子对于谢良坡来说,却是自己关于乡村发展的梦想,是带动群众发展的“金叶子”。
这片叶子就是茶叶。
而它与谢良坡的故事开始于他高中毕业后。
今年56岁的谢良坡是坑仔口镇魁斗村人。虽然,坑仔口镇是一个四面皆山、开门见山的山乡,但因为是生于斯、长于斯,谢良坡对于这个山村却有着特别的感情。“自己高中毕业正值改革开放初,与自己同龄的很多人直往大城市去,哪怕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农村。”谢良坡说,与很多人相反,自己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因为自己的根在农村”。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的。当真正留下,谢良坡才发现在家乡要发展真的很难:稻谷效益不高,而农副产品价值高的受土壤、气候等因素制约又种不了,原来村里种植芦柑也因为市场行情时好时坏并不理想。乡村的农业发展之路该何去何从?
就在谢良坡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看到其他乡镇茶叶发展不错。高山云雾出好茶!能不能也发展茶叶?于是,谢良坡开始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开垦荒山,学习种茶制茶,并创办茶叶加工点。“茶叶生产出来,没有市场价格一样上不去。”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谢良坡一个人跑到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寻找客户。
“没有知名度,人家对你根本爱理不理。”谢良坡说,四处碰壁让自己有点想要放弃,但是想到家乡,想到农业的发展,“即使再难,也必须坚持”。
在他不畏艰难的开拓下,市场慢慢接受,茶叶的销路渐渐打开。谢良坡的发展信心也就更足。1996年,他正式创办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年收购加工成品茶1693吨,销售收入11537万元,创利税1004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开始跟着将芦柑死掉的果园改种茶叶,到2004年,全村面积达到2000多亩,年产茶叶80吨,带动收入1200万元,一个乡村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坑仔口这片大地上慢慢展开。
然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对于乌龙茶来说绝对是一个寒霜之年——受临县茶叶农残超标,出口受阻,整个市场疲软。而更让谢良坡难受的是村里的许多茶农直接将嫩绿的茶芽剪掉。“夏茶、暑茶的茶青没人收购,制茶又不够成本,只有剪掉当做肥料。”谢良坡说,这让自己看着既觉得可惜又觉得可怜。为此,谢良坡决定增加统一收购夏茶、暑茶,同时对比较偏远的茶农采取统一上门收购,比较近的定点收购,收购茶青当场结账给茶农,不拖欠茶农一分一毫。
茶农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谢良坡那一年大过年却由于茶叶价低滞销没钱缴电费,全厂停电。看到儿女也跟着受苦受累,他也怀疑自己的决定。其实,早在谢良坡要增加收购夏、暑茶,亲朋好友就有劝过:收购夏、暑茶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市场销售没有保证。可看到谢良坡态度那么坚决就没再说什么。
虽然,眼前的困难让谢良坡感到步履维艰,但一想到如果就这样轻易放弃了,那么,满山的茶树就浪费了,周边的茶农就失业了,厂里的机器设备就会变成一堆没用的废铁了,“为了这一切,自己必须坚持。”
但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痛定思痛,谢良坡从发展有机茶园开始到不断研发新品,努力引领茶叶市场,把茶厂越办越好,拥有茶园基地3200多亩,形成年生产加工茶叶1000吨的规模,成为永春县内集茶园、初制厂、精制厂于一家,产、加、销一条龙的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先后被农业部评为“质量管理达标单位”,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省级先进企业”,泉州市“文明企业”, “永春佛手明星企业”,被授予“2016年中国品牌食材企业”;被评为泉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8年,谢良坡投资1160万元,建设“金花香橼”专用生产线、厂房3000平方米,采用黑茶传统工艺,制作新产品“金砖香橼”,带动全镇茶产业转型升级,茶农致富。
“如果没有茶厂和坡总的帮扶,我真不知道现在的生活会是怎么样。” 柯文照是谢良坡茶叶发展中受益的群众之一,说起这个口中的“坡总”充满着无限感激。
柯文照坑仔口镇景山村村民, 2015年以前全家6口人生活仅靠他一人制茶或打零工勉强维持,经常是捉襟见肘。在与谢良坡几次的茶青收购交流中,谢良坡就帮助柯文照来到莉芳茶厂打工学习,成为精制厂的一名工人。
“现在,仅工资一年就有30000多元,并在茶厂学习了种茶技术,在家发展了2亩多茶园,如今已经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柯文照说,像自己一样得到坡总帮助的太多了。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2002年作为一名新阶层发展起来的共产党员,我坚信要努力地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说起这30多年来自己无论多苦多难依然坚持的发展路子,谢良坡语气平静。
如今,忙的时候,他就在自己的茶园里观察茶苗长势。闲的时候,就在茶园里闻着淡淡的茶香。
单位:泉州市永春县坑仔口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