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17时许,蒋有泉会长、刘太品副会长又马不停蹄赶往位于福州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院--鳌峰书院内海军上将李世甲故居后院的福建省楹联学会联络处,听取福建省楹联学会及福州市楹联学会的工作汇报,并和大家亲切交谈。
鳌峰书院是1707年清康熙年间由著名理学家、福建巡抚张伯行建造,是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书院招考优秀学生入学,聘请著名学者主持教学。林则徐、梁章钜、杨庆琛、廖鸿筌等人曾在书院求学。至1905年撤销为止,书院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
在听完工作汇报并得知省楹联学会把“家”安在福州主文脉之上,蒋有泉会长、刘太品副会长盛赞萧会长能“抢”占“地利”!
刘太品副会长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天很高兴回到“家”!福州楹联文化可谓“树大根深”,从文化渊源上说,福建楹联得天独厚。今天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后,感觉福建省楹联学会的新班子面貌焕然一新,有水平、有热情,思路清晰,执行力强,可以预见,在很短一个时间内,福建楹联文化会有很大的一个飞跃。并对今后福建楹联学会工作,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注重楹联创作和楹联理论研究。这是对联文化的根。要普及楹联知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创作和理论研讨水平。
二是倡导“大楹联”理念。注重楹联和其他门类艺术的融合,比如:楹联和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的融合。这样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三是加强楹联工作的宣传与交流。发挥现代网络时代传播快捷优势,让信息“活”起来;可加强省际、市县间交流,抱团取暖。
蒋会长指出,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为此,当前做好楹联学会工作可谓“得天时”,希望福建楹联界重点做好“造人和”工作。班子团结是学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子成员要“补台”,要“包容”。大团结、“大楹联”,才能大发展。
蒋会长认为,我们现在提倡“大楹联”,福州有很好的条件,梁章钜为中国楹联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今天去梁章钜故居参观后,我有个想法,就是要把梁章钜故居打造成“中国楹联界的一个圣地”!具体做法是,由中国楹联学会和福建省楹联学会在此联合成立一个“中国楹联学会梁章钜研究会”、共同合办一个“中国楹联高级研修院”。把全国撰联高手集中在此培训,由全国权威楹联专家授课,给后人留下历史性的东西。这样福建省楹联学会声望一下就提高了,梁章钜故居不仅是名人居住地方,还要赋予文化涵养,把它打造成“中国楹联最高学府”。楹联文化是基础文化、全民文化,要注重抓好培训教育,恢复过去进学校门“第一是认字,第二是对对子”两件事。要牢牢抓好“双创”工作(即:楹联教育基地创建和争创楹联文化街、楹联文化乡镇或街道、楹联文化城市),促进楹联社会化、全民化,这是基础的基础。福建楹联底蕴、基础较好,总的希望,福建省能进入到全国楹联强省、福州市能争创全国楹联强市。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注重培养“后起之秀”。
蒋有泉会长为福建省楹联学会书赠“风云际会”书法作品
蒋有泉会长、刘太品副会长的讲话,犹如一股春风,温暖着全体到场人员的心田,点燃了大家对做好楹联工作的热情。“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楹联这朵艺术奇葩,一定会在新时代的福建,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福建省楹联学会刘新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