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建立“三工联动”模式。借鉴全国首个两岸义工联盟——海沧两岸义工联盟模式,在村居实践站建立“以台胞志工为带动,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以义工为参与对象”的模式,吸引台湾青年志愿者常驻村居实践站,运用台湾经验策划组织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孵化生成了“乡村培根计划”“后坑夜话”“假日亲子故事屋”等多个特色项目,不仅促进了两岸志愿服务文化深度融合,也实现志愿服务常在身边。
三是突出发挥社区服务队作用。以基层实践站为平台,指导推动各村居建立以党员、基层干部、先进人物、新乡贤、“五老”人员等为骨干的服务队伍,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主责主业,推动志愿服务队伍沉下心,扎下根。如嵩屿街道海景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自发组建了红裙子志愿服务队,发起“银龄卫士防诈骗”服务项目,由热心的低龄老年志愿者致力于防诈骗宣传,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宣传,帮助更多老人了解掌握防诈骗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加强阵地建设,推动服务平台建在点上
盘活阵地资源,点线面结合,实现资源的联通共享,不断扩大社区志愿服务,推动实现社区“四个一”(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一支志愿服务骨干驻点、一张志愿服务清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做到以邻为伴、邻里互助。
一是统筹建立七大平台。搭建起了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教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等7个平台,平台资源的场地、地址、开放时间、开展活动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依托网络平台对外进行统一公布。
二是着力构建“15分钟服务圈”。依托现有阵地资源设置志愿服务站点,在小区物业、窗口单位、商场、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施)设置志愿服务站点并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已推动挂牌57个志愿服务点。各志愿服务点安排志愿者参与轮值,公布服务内容,就近就便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同时,在海富路、嵩屿路、阿罗海商圈、未来海岸步行街的30多家商户挂牌设立爱心服务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水、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
三是落实资源开放共享。通过积极探索,我区开创了“五单”服务模式,即群众点单,实践中心、所、站制单,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社会评单,今年来,共梳理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8项志愿服务项目内容,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