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泉州市
泉州:志愿服务温暖古城 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http://wmf.fjsen.com 2021-08-09 16:54:33 施远圻 黄雨昕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婕

志愿者在交叉路口配合交警进行交通指挥。东南网见习记者 施远圻 摄

身穿红色小马甲,一手拿小红旗,另一手举文明标语牌……这段时间尽管天气多变,依然有志愿者出现在泉州市区的各个重要交通路口,配合交管部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用热情与微笑感染着身边的市民,传递着“文明出行 从我做起”的正能量。

市民:每次看到“红马甲”感觉非常亲切

8月4日上午8点半左右,正值上班高峰期,路上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在泉州市区泉秀街与坪山路交叉路口,来自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青年教师身穿红色马甲,化身为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协助交警指挥交通,重点对逆向行驶、不按道行驶、未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劝导。

“你好!请你配戴好安全头盔。”在该交叉路口二次过街安全岛上,一名骑着电动车市民正在等红灯,志愿者杨泽龙看到他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头盔,立马上前提醒,该市民点头微笑感谢其提醒,并立即佩戴好安全帽。

由于连日夜晚降雨的缘故,早晨的气温不会很高,但记者发现,志愿者们的额头仍布满汗珠。“这个路口周边住宅小区较多,且毗邻客运中心汽车站,来往行人车辆较多,这要求我们要高度集中精神。”杨泽龙告诉记者,志愿者需对行人、非机动车的行为进行预判,如发现有违法、违规的前兆,提前进行制止。

雨中坚守岗位的志愿者。荣锋 供图

据了解,当天上午7:30—12:00,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共派出20多名青年教师,分三个批次在泉秀街与坪山路4个交叉路口、2个二次过街安全岛进行交通劝导。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挥舞小红旗的志愿者们,俨然成为路口最靓丽的风景线。

“每次看到这些‘红马甲’们,感觉非常亲切!他们风雨无阻地进行志愿服务,让我们泉州越变越好!”市民林先生点赞道,他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向这些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志愿者: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很开心

“您好,丰泽广场就在前方几百米处,等绿灯亮了,您可以沿着这条街走过去。”8月2日下午2时许,正值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刻,在泉州市丰泽街和刺桐路交叉路口,志愿者正在为游客指路。

同样在现场的51岁志愿者胡新红是中国银行泉州分行的员工,这已经是她第3次作为志愿者站上街头参与交通劝导和文明旅游服务。顶着烈日,值守在十字路口的胡新红说:“这个路口车流量、人流量都比较大,需要带着耐心去服务。虽然说天气很热,但是能够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很开心,志愿服务让城市更美好。”

来自泉州九中的志愿者尹祖刚也告诉记者,文明劝导活动为市民安全出行,文明礼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过去路上出现的行人闯红灯、横跨护栏等不文明行为现在已经大大减少,市民们大多都已经养成了过马路看红绿灯、汽车礼让行人等良好习惯。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一直坚守在各个交通路口、公共场所、景区景点等,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宣传文明旅游知识。除了开展文明交通引导之外,志愿者们还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宣传《福建省志愿者条例》,以自身的行动,传递城市温度,影响和带动市民们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

志愿者手拿小红旗和提示牌宣传文明出行。东南网见习记者 黄雨昕 摄

部门:让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据介绍,泉州申遗成功后获得了较高关注度,也为当前暑期文旅市场带来热度,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为加强配合文明旅游宣传,让文明出行深入人心,泉州发动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的志愿者,以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志愿组织共同参与。服务内容主要是在中心城区重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公共场所、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等处维护公共秩序和卫生、实施文明引导、做好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

据悉,活动启动以来,泉州有近20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志愿组织的上千名志愿者,响应号召,分批次、分时间段投入到此次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交通劝导等服务,打造和谐文明的出游环境。

“不管是烈日下还是风雨中,志愿者的身影就是我们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了他们,大家都更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出行变得更安全、更快捷了,十分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市民纷纷说道。

泉州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倡导文明出行理念,今年以来,泉州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护航”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发动广大志愿者集中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烟头不落地 停车要有序”等主题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东南网见习记者 施远圻 黄雨昕 通讯员 祝文慧)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